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媽媽不可為避免發胖而不吃糖

隨著社會的發展, 生活水準的提高, 肥胖者越來越多, 有一種觀念認為糖會使人發胖, 孕婦懷孕後更會如此, 因而孕婦不宜吃糖。 其實, 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糖”即糖類, 也就是碳水化合物的別稱, 是自然界含量最豐富的有機物, 廣泛存在于穀類、水果和蔬菜中, 是人們從食物獲得能量最經濟最主要的來源。 我們從一日三餐中獲得的能量約60%來源於碳水化合物, 因此它在人類膳食中占重要地位。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按結構可分為單糖、雙糖、寡糖和多糖。 單糖是所有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單位, 食物最常見的單糖是葡萄糖和果糖。

Advertisiment
人體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大多轉化為葡萄糖, 被最終代謝產生能量的也是葡萄糖, 1克葡萄糖可以產生17.1千焦(4.1千卡)的熱量。 在自然界中, 葡萄糖存在於水果和蜂蜜中。

果糖幾乎都是與葡萄糖一起存在於植物中, 如某些菊科植物、水果和蜂蜜等。 雙糖是由兩個單糖組成的, 最常見的是蔗糖、乳糖和麥芽糖。 蔗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糖類, 主要來源於甘蔗和甜菜, 也被作為甜味劑用在許多食品中。

乳糖存在於乳類中, 是乳中的天然糖類。 麥芽糖是從大麥麥芽澱粉中降解而來。 寡糖又稱低聚糖, 是由3~10個單糖組成的聚合物, 主要包括低聚果糖、海藻糖、低聚甘露糖等。 多糖主要是澱粉和纖維素。

Advertisiment
澱粉是人類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形式, 穀類、薯類等食物中都有豐富的澱粉。 食物中的澱粉又可分為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 後者比前者容易消化。 纖維素是不被消化的多糖, 但有其重要生理作用。

由此可見, 糖類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提供經濟的能量來源, 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供應還能夠節省蛋白質的消耗, 也可以避免脂肪過量氧化產生過多的酮體。 孕婦應攝入適量的糖類來滿足自身和胎兒的營養需要。 每天攝人300~500克糧食即可提供220~350克的碳水化合物, 可滿足孕婦的需要。 我們平時所說的“糖”, 一般指的是較甜的含單、雙糖類為主的葡萄糖、蔗糖、果糖等.這類食物和糧食一樣.用於提供碳水化合物, 可以食用。 但是, 不管是糧食還是較甜的“糖”,

Advertisiment
適量即可, 過量則易引起肥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