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媽媽們要警惕仰臥易誘發低血壓

小林平素體質尚好, 只是血壓有點偏低, 因沒有明顯症狀便沒當回事, 懷孕之後, 情況就不一樣了。 懷胎到7個月時, 患了一種“怪病”, 站起來活動沒有什麼異常, 可一到睡覺病就來了:如果仰臥位, 不一會就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胸悶、面色蒼白, 出冷汗、脈搏加快、心悸不安, 大有虛脫之勢。
家人百思不得其解, 營養沒少一點, 活沒多幹一點, 睡覺怎麼會出毛病呢?帶著這個疑問, 丈夫用救護車護送她到了醫院。
大夫經過仔細的詢問和必要的檢查, 胸有成竹地在病歷的診斷欄裡寫上了“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顧名思義,
Advertisiment
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是指在特定的仰臥位時導致的血壓急驟下降的一系列症候, 甚至會導致休克。 本病又叫“妊娠後期仰臥迴圈性虛脫”、“姿態性休克”、“妊娠晚期下腔靜脈綜合征”等。 本病發病率為2%-30%, 症狀有輕有重, 輕者臨床症狀很快消失, 重者持續至改變體位為止。
本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的血壓高低, 與心臟排出血量、迴圈血容量、血管外周阻力、血液粘稠度、血管彈性等因素有關, 而這些因素又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 隨著胎兒不斷增大, 仰臥時, 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 使盆腔和下腔靜脈的血液回流受阻, 到達心臟的血液驟減, 導致心排血量迅速下降, 血壓隨之降低。 增大的子宮還會壓迫橫隔, 引起迷走神經興奮,
Advertisiment
使心跳減慢, 心臟血管擴張, 同樣導致血壓下降。 妊娠晚期, 子宮本身的用血量約占全身的16.67%, 也會使返回心臟的血量減少, 繼而血壓下降。
原因雖多, 結果卻一樣, 均出現血壓下降引發的症狀, 那麼, 這種低血壓是否能預防呢?回答是肯定的。
根據本綜合征均發生在孕28周之後, 特別是32-36周時最易發作, 和仰臥7分鐘左右開始出現症候等特點, 故要把預防重點放在妊娠晚期、放在避免長時間仰臥上。
對於已發生過仰臥位低血壓的孕婦, 對有低血壓病史的孕婦, 要重點保護。 必須堅持在睡覺時取左側臥位或取右側臥位, 使腰椎前彎度減小;臨睡前適當飲用些流質食物, 諸如蛋湯、菜湯之類, 可有效地減少疾病發作。 此外,
Advertisiment
睡覺前應避免過多出汗、過食甜食、過於勞累, 活動後不宜立即臥床, 更不宜仰臥。 對發作嚴重且頻繁者, 還可服用阿托品預防。 使用劑量應根據血壓降低的程度決定, 遵照醫師的意見。 如在產前確診為本病, 務必請醫院接生, 以免發生危險, 即使有過輕度症狀, 也不可麻痹大意, 這樣做是為了兩代人的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