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媽媽和胎兒做好的5個交流

在胎兒的世界裡, 媽媽的心跳、器官運作、聲音、健康及情緒等都對他有深刻的影響, 雖然沒有實驗證明這些影響對胎兒, 甚至出生後有多少的關聯性, 不過, 以心跳來說, 紐約心理學家索爾克(Lee salk)就曾提出, 心跳的印記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日後各種現象, 例如, 媽媽懷抱剛出生嬰兒的姿勢(用左手抱靠近心臟)會令出生後的寶寶安心等。 高麗芷老師強調, 或許很多研究都沒有證實在胎內的教育對寶寶有實質的幫助, 不過她相信, 只要持續進行, 一定會有相當的良性影響。

1. 生理交流

孕媽咪的生理狀況會經由生理上的荷爾蒙分泌傳導給胎兒,

Advertisiment
賴宗炫醫師說, 好的心情會令媽咪腦中分泌腦內啡, 傳達給胎兒, 讓胎兒也跟著有愉悅感, 而懷孕時期的不安、悲傷、生氣等情緒, 就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展的精緻度。 此外, 若單就產科的觀點來看, 如果媽咪的情緒、作息不正常, 就會令荷爾蒙分泌出現異常, 若再加上吃不好或睡不著等生理狀況, 必定間接影響子宮內胎兒的生長環境, 這時, 就算胎兒的基因多麼優秀, 若是體格或健康狀況不佳, 一樣不算優生寶寶, 因此, 媽咪要特別留意自己孕期中的生理與健康狀況。

2. 營養交流

胎兒的腦部發育會受到媽咪攝取養分的影響, 尤其, 到了懷孕後半期, 直到寶寶出生後約兩歲左右,

Advertisiment
營養的質與量對他的腦部發育都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而在孕期中, 媽咪吃進的每項食物, 除了會經由臍帶傳達到胎兒, 也會因為媽咪咀嚼動作, 而讓胎兒也出現學習性的吞咽動作, 甚至是吸吮的行為, 這也是母子間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因此, 最好避免攝取酸性食物, 以及任何有可能傷及胎兒的食物, 如食物添加劑等。 為了讓胎兒能夠吸收到最健康的營養, 選擇正確的食物是必要的。 高麗芷老師特別提醒, 媽媽吃飯後, 會讓胎動變得活躍, 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所以一定要定時用餐, 跟胎兒有個固定的交流時間, 此外, 進食時, 也須適時放鬆, 充分感受胎動。

3. 感情交流

准媽媽的情感也會讓胎兒有直接的感受, 最直接的就是媽咪的情緒與心情,

Advertisiment
日本教育學者七田真認為, 媽媽的心靈層次會影響胎兒未來的個性, 因此可以利用印象法來促使媽媽與胎兒間的互動, 例如想像胎兒的姿態、想像的長相如何, 但要用正面思考來描繪較佳, 例如, 男寶寶長相挺拔、清秀臉龐;女寶寶聰慧可愛等。 賴宗炫醫師進一步說明, 准媽咪在空閒時, 多聽聽悅耳的音樂、去畫廊欣賞名畫、閱讀喜歡的文學作品等, 這些美麗的情緒就會傳達給胎兒, 進而對他產生正面的影響。

4. 運動交流

除了可以藉由撫觸來與胎兒進行交流外, 准媽媽本身的運動, 也會影響胎兒日後的運動能力, 這也是高麗芷老師所強調的前庭刺激。 她認為, 前庭覺與觸覺很早就發育形成, 如果准媽媽懷孕期間,

Advertisiment
總是不愛活動, 每天懶洋洋, 生下來的孩子會因為缺乏刺激, 成為遲鈍的寶寶, 甚至可能變成過動兒。 賴宗炫醫師也表示, 運動除了可以舒緩壓力、穩定情緒外, 對胎兒也有一定的幫助, 不過卻不要過度, 過度的運動會促進血液迴圈, 讓心肺功能負擔原本就較一般人增加的准媽咪造成負面影響。

5. 語言交流

賴宗炫醫師強調, 懷孕第5個月, 是進行胎教最好的階段, 准媽媽可以多和胎兒說話, 或者, 隨時用語言將現在的行動告訴胎兒, 描述看見的美好事物, 也可以選擇唱歌或讀書給他聽。 最好可以連續一個月的期間都唱同一首歌、念同一本書, 他說, 胎兒的聽覺與觸覺較視覺敏銳, 媽媽講話時的聲音與震動,

Advertisiment
會傳給胎兒, 這也是所謂的第一類接觸。 有許多研究顯示, 如果懷孕期間經常聽到某首曲子, 當寶寶出生後, 也會對這首曲子有特別的響應, 甚至會讓正在哭泣中的孩子穩定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