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構成和許多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 由於缺乏營養知識, 許多人把“吃好”和“好吃”等同起來, 丟掉了傳統飲食習慣, 盲目崇尚西餐, 結果出現了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等代謝疾病的大會師。 那到底應該怎麼吃呢?其實, 保持我們傳統的飲食習慣就可以幫你遠離疾病。
《黃帝內經》提出了“五穀為養, 五果為助, 五畜為益, 五菜為充, 氣味合而服之, 以補精益氣”的膳食配伍原則。 同時還告訴人們不可暴飲暴食, 避免五味偏嗜。 幾千年來, 這些原則一直作為中華民族膳食結構的指導思想, 為保障全民族的身體健康和繁衍昌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Advertisiment
五畜為益:益為補益的意思, 五畜有益於五臟精氣。 就是說動物性肉食, 可以作為人體營養必要的補充。 每天進食適量的肉、蛋、奶、魚等食品, 有利於兒童發育、生長, 有助於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的營養補充, 有利於營養缺乏及體衰病人恢復體質。
五穀為養:畜菜果助五穀為養:穀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素, 是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 這種膳食結構模式和以動物性食物為主食的膳食結構模式相比, 其人群的心、腦、血管性疾病, 高血壓、糖尿病、癌腫等“現代文明病”的發病率明顯低得多。
五菜為充、五果為助:是指蔬菜水果對臟腑有充養、輔助作用。 果蔬含有人體必需的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