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媽媽孕期情緒會影響胎兒嗎

“萬丈高樓平地起”, 人的身心健康也需要在母體之內時就要打好基礎。 從小生命進入母體子宮“定居”時, 便與媽媽相依為命, 直到小寶寶降臨人間, 在這280天裡, 要求媽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使小寶寶身心健康得到很好發展。

妊娠期間母體喜、怒、哀、樂的情緒波動, 對胎兒的發育起很大的作用。 因為胎兒生活在母體這個不斷受著物理、化學變化影響的環境中, 孕婦的一舉一動都會對胎兒產生影響。 不要以為胎兒只是沉睡, 毫無知覺, 其實不然, 尤其是孕婦情緒劇烈變化時, 都會通過多通道衝擊到胎兒。

Advertisiment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 而孕婦的情緒是否穩定, 對胎兒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 據有關資料報導, 在戰爭時期或動亂時代出生的孩子, 神經系統出現畸形者占6.5%。

據大量臨床調查, 在妊娠7~10周內孕婦情緒過度不安, 可能導致胎兒口唇畸變, 出現齶裂或唇裂, 因為胎兒的齶部發育恰好在這一時期。 在妊娠後期, 孕婦精神狀態的突然改變, 諸如驚嚇、恐懼、憂愁, 嚴重的心理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過度緊張, 可使大腦中樞與內臟之間的平衡調節關係紊亂, 引起迴圈失調, 胎盤早期剝離, 造成胎兒死亡。

國外某研究機構曾邀請100名孕婦進行觀察試驗, 發現當母親情緒不安時, 胎兒的肢體運動增加, 胎動次數比平時多3倍,

Advertisiment
最高時可達到正常的10倍。 如果胎兒長期不安, 體力消耗太過, 出生時往往比一般嬰兒輕300~500g。 如果孕婦與人爭吵後, 3周內情緒不寧, 在此期間胎動次數可比正常時增加1倍。 有一孕婦的丈夫突然去世, 她極度悲傷, 胎兒也躁動不安。 母親在孕期經受長期的劣性情緒刺激, 嬰兒出生後往往身體功能失調, 尤其是消化系統容易發生紊亂。 那個不幸喪偶的婦女所生的遺腹子, 每次吃奶都嘔吐, 因而瘦弱不堪。 有些婦女在妊娠期間, 丈夫脾氣變得不好或精神病發作, 所生孩子也多有消化功能失調現象。 在8個長期情緒不安的孕婦中, 所生嬰兒中有7個哺乳困難, 經常吐奶, 頻繁排便, 明顯消瘦, 嚴重者發生脫水。 此類嬰兒還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情緒和行為特點,
Advertisiment
如躁動不安, 易受驚嚇, 經常哭鬧, 睡眠較少等。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 往往對環境適應性差。

母親對妊娠的消極態度也能給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如對非法行為的罪惡感, 對身體形態變化的擔心等, 都會引起孕婦的焦慮和長期情緒緊張, 除造成上述後果外, 有些流產、早產也可能與此有關。 這些現象充分說明人的情緒與健康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因此, 婦女在懷孕期間如果焦躁、憂慮、心情煩亂, 就容易引起體內的相應變化, 特別是植物神經系統的變化, 如呼吸加快、加深, 心跳加速、加強, 血壓升高, 血糖增加, 血液含氧量也隨之增加, 與此同時, 中樞神經控制下的內分泌系統也發生變化, 尤其是腎上腺分泌出各種不同的激素,

Advertisiment
加之血液的成分也會發生變化, 這就增加了有害於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的化學物質, 這些變化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 致使胎兒做出相應的反應, 而產生種種不適的感覺, 因而胎動的頻率和強度倍增, 這種過度活動可以貫穿整個胎兒期。 由於胎兒長期不安, 體力消耗過多, 就會影響他的身心正常發育, 造成難產率增高, 孩子出生後身體瘦小, 喜歡哭鬧, 不愛睡覺;長大以後, 往往情緒不夠穩定, 自我控制能力差, 還可能出現多動和其他疾病。

由此可見, 孕婦的情緒對胎兒的智慧形成有直接影響, 孕婦的子宮好比是胎兒的天堂, 未出世的小生命不僅享受著最優惠的物質生活, 而且還享受著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

Advertisiment
為了孩子的健康, 即將做母親的孕婦, 應儘量避免情緒危機及精神緊張, 努力保持心情愉快, 這也是優生的重要一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