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因為科技進步, 應用於產檢的超聲波已發展出3D甚至4D的形式。 然而, 新聞報導中出現的有關產檢不徹底的問題, 引起了許多孕婦的恐慌和疑惑:科技已經如此進步, 為何在生產後, 才知道寶寶有缺陷?究竟孕媽咪接受超聲波產檢, 可以得知哪些資訊?寶寶的哪些狀況是產檢超聲波所不能發現的呢?就讓我們來告訴你。
從得知懷孕的那一刻開始, 將為人母的孕媽咪最大的願望就是胎兒健康了, 於是在每次產檢時, 一定要追問醫師“寶寶四肢健全嗎”或“有沒有先天性心臟病”之類的問題。 孫三源醫師表示,
Advertisiment
超聲波的發展
超聲波技術的發展,
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
英國海軍利用超聲波測量海床深度,
並偵測活躍於海中的威脅英國的德國潛水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有人想到胎兒在羊水裡,
就如同潛水艇在海中,
因此有了將超聲波應用於胎兒掃描的想法。
最早的醫學文獻是在1958年,
由一名英國醫師發表的。
儘早發現胎兒異常
2D超聲波顯現出來的畫面, 必須是經過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才能看出個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