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媽媽必須知道的關於子宮收縮乏力的知識

子宮收縮乏力是指的什麼, 有什麼可以治療的嗎?

概述

宮縮可自分娩開始時即微弱無力, 亦可在開始時正常, 其後逐漸變弱, 前者稱“原發性宮縮乏力”, 後者為“繼發性宮縮乏力”。 二者的原因及臨床表現相似, 但後者多繼發於機械性梗阻。

病因病理病機

1、精神因素 多發生于產婦精神過於緊張或對分娩懷有恐懼心理, 致大腦皮層功能失調, 影響對宮縮正常調節。

2、子宮因素 子宮壁過度伸展, 如雙胎、羊水過多、巨大兒, 子宮發育不良或畸形等, 均能影響宮縮。

3、胎先露不能緊貼宮頸部 不易反射性引起宮縮,

Advertisiment
常見於頭盆不稱、臀位及橫位等。

4、藥物影響 臨產後應用大量鎮靜劑, 抑制了宮縮。

5、內分泌失調 妊娠末期雌激素或催產素不足或孕激素過多, 乙醯膽鹼減少或子宮對乙醯膽鹼的敏感性降低, 均可影響宮縮。

6、其它 臨產後, 產婦過度疲勞, 進食少, 或第一產程後期過早使用腹壓、或膀胱充盈影響胎先露下降等, 均可造成宮縮乏力。

子宮收縮乏力是什麼

臨床表現

宮縮乏力常使產程延長, 如超過24小時, 稱“滯產”。 子宮收縮力弱, 張力減低, 收縮持續時間短而間歇長, 即使在收縮時宮壁亦不太硬, 產婦多無不適, 但產程過長可出現精神焦慮及疲乏。 如胎膜未破, 對胎兒多無不良影響。

治療

首先應詳細檢查有無分娩梗阻, 有梗阻者應作相應的處理,

Advertisiment
無梗阻者應多加安慰鼓勵, 注意其營養及休息, 必要時給鎮靜劑, 並注意水及電解質平衡。 產程超過24小時或破膜已12小時者, 應給抗生素預防感染。 經上述處理, 產婦在獲得數小時的休息後, 宮縮一般可好轉, 順利結束分娩。 如無效, 可試以下方法刺激並加強宮縮:

1、灌腸或導尿 熱肥皂水灌腸, 可促進宮縮。 排尿有困難者可導尿。

2、針刺 針刺三陰☆禁☆交、合穀, 興奮手法, 或合穀穴注射維生素B125-50mg。

3、人工破膜 胎頭已銜接, 宮口開大2~3cm無頭盆不稱者, 可人工刺破胎膜, 使先露部與子宮下段及宮頸緊貼, 以反射性引起宮縮, 破膜時間應選在二次宮縮之間。

4、催產素 靜滴, 可引起強烈宮縮, 切忌一次大量使用, 以免引起強直性宮縮, 致胎兒窒息死亡,

Advertisiment
可造成子宮破裂。 使用前必須除外頭盆不稱及胎位不正。 胎頭高浮者忌用。 用法如下:

催產素2.5u或5u加於5%葡萄糖500ml內靜滴。 開始每分鐘10~15滴, 如不見宮縮加強, 可漸加快, 最多以每分鐘不超過40滴為宜。 滴入時應嚴密注意宮縮、先露部下降及胎心音變化情況, 如收縮過強或胎心率變化, 應減慢或停止靜滴。

經上述處理後, 宮縮多能轉強, 宮口漸開, 胎兒順利娩出。 如無效, 應考慮手術助產。 無論從陰☆禁☆道分娩或剖宮取胎, 均應注意預防產後宮縮乏力性出血。

子宮收縮乏力對胎兒還是有一定的危害的, 孕媽媽一定要瞭解清楚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