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難免會有生病的時候, 孕期也不例外。 不過孕婦這個特殊稱謂同時也意味著謹慎。 專家建議:儘量不要吃藥, 但也不是完全抵觸藥物。 有的病如果不用藥, 可能反而延遲病情甚至危害胎兒。
曉麗懷孕2個月了, 可是不小心著涼感冒了, 咳嗽、鼻涕直流, 家人不許她吃藥, 說吃藥對胎兒有害。 她喝了些姜湯後躺在床上, 蓋著被子發汗, 體溫一下升到了38℃, 整個人軟乎乎的。
在懷孕初期, 可能有的孕婦有頭暈、嗜睡等類似感冒的症狀, 可能會因為不知道懷孕了, 服用一些藥物。 因此准媽媽在計畫懷孕時, 應該注意用藥安全。
Advertisiment
不同時期的藥物敏感性
受精後1-2 周: 藥物對胚胎的影響是“全或無”, 即要麼沒有影響, 要麼有影響導致流產, 一般不會導致胎兒畸形, 因此在當你在不知道是否懷孕的孕前或早早孕時期服用藥物, 一般不會對胎兒有太大影響, 不必過分擔心, 也不必因此作人工流產。
受精後3-8 周: 即(停經5~10 周)稱為致畸敏感期, 是胚胎各器官分化形成時期, 極易受藥物等外界因素影響而導致胎兒畸形, 此時期不必用藥時堅決不用, 包括一般保健品、滋補藥。
Advertisiment
孕中晚期: 這一時期是胎兒的器官基本分化完成, 並繼續生長。 這段時間藥物致畸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但是有些藥物仍可能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分娩前: 孕婦最後1 周用藥應特別注意, 因為胎兒成為新生嬰兒時, 體內的代謝系統不完善, 還不能迅速而有效地處理和消除藥物, 藥物可能在嬰兒體內蓄積並產生藥物過量的表現。 如痢特靈會抑制新生兒的造血功能、造成黃疸、溶血性貧血等;還有的能使新生兒產生低血糖;甚至有的還會導致胎兒死亡。
藥物危險性分級
Advertisiment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 全球藥物審查最嚴格的機構之一)最新頒佈的妊娠藥物分級(共分五級:A、B、C、D、X級), 供臨床選擇孕期安全用藥參考。
A、B 級藥物:對胎兒無危害或無副作用, 孕期一般可安全使用, 如多種維生素類、一些抗生素(如青黴素族、頭孢類)等。
C、D 級藥物:對胎兒有危害(致畸或流產)但對孕婦有益, 需權衡利弊後慎用。 如一些抗生素、激素類藥物。
X 級:對胎兒有危害, 對孕婦無益, 此類為孕期禁用藥, 如抗癌藥物、 性激素(雌激素、合成孕激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