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媽媽看牙是禁忌嗎 牙齒檢查六大疑惑

孕期為什麼容易出現口腔問題?

1、懷孕激素變化

懷孕時在激素變化(尤其是雌激素)的影響之下, 牙齒會產生充血、血管增生、牙肉變薄以及對細菌的抵抗力減弱等問題。 這些情形都會造成孕媽咪牙齦充血或牙齦腫脹, 嚴重的甚至導致牙齦發炎。

2、孕期飲食習慣改變

懷孕後孕媽咪進食的次數會變多(易餓、愛吃酸或者愛吃甜、半夜進食), 齲齒的發生與孕吐也有關。 因為從胃裡吐出的東西含有胃酸成分, 具有非常強的腐蝕性, 而如果孕吐嚴重又不敢刷牙, 口腔不能徹底清理乾淨, 時間長了就會導致齲齒。

Advertisiment
進食頻率增加, 口味改變, 但是沒有更加注意牙齒的清潔, 清潔不徹底, 細菌在口腔大量滋生, 引起一些列牙齒問題。

3、維生素不足

孕期對維生素的需求遠大於孕前, 如果孕媽咪攝入維生素不足, 胎兒會直接吸收母體儲備, 導致母體維生素缺乏引起牙齦出血。

4、鈣元素不足

胎兒骨骼、牙齒發育時需要大量鈣, 這些都需要從母體獲得。 當孕婦從攝入的食物中提供的鈣質提供不足時, 孕媽咪骨骼和牙齒中的鈣質就會解離入血, 因此直接損害牙齒。

5、愛挑食導致營養不平衡

孕婦容易挑食, 加之家人一味縱容, 導致偏食後營養攝入不平衡, 某些機體需要的養分不能保證, 從而抵抗力下降。 而正常情況下, 人體口腔內都存有細菌,

Advertisiment
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 這些細菌就會氾濫。 比如, 正常情況下, 口腔中有一種變形鏈球菌, 這是一種專門引起蛀牙的細菌。 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 唾液中的酶類、微量元素等物質抗擊這種細菌的能力就下降了, 容易引起蛀牙。

6、口腔殘留食物殘渣

專家表示, 懷孕期間的口腔衛生應該做得比平時更好。 因為孕婦一天中很可能會吃很多東西, 如果不及時把食物殘渣清理掉, 蛀牙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所以除了正常的一天三次刷牙外, 還要保證每次吃東西後, 都用醫生專門指定的漱口水漱口。

孕期治療牙齒六大疑惑

1、有牙齒問題一定在懷孕前就處理好嗎?

準備懷孕前就要建立一個健康的口腔環境——詢問牙醫師正確的刷牙法(用貝氏刷牙法,

Advertisiment
避免橫向的“鋸”牙)、用牙線去除牙菌斑的附著, 及定期洗牙。 要認真的刷牙並將口腔中的蛀牙治療好, 以免到了懷孕期, 更不願到牙科就醫, 因而延誤了治療蛀牙的時機, 使得產後牙齒損壞的機會大增。

2、孕婦在治療牙齒時照X光片, 會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

一般而言, 只要總曝量不超過5~10雷得, 就不會出現先天性畸型。 而牙科放射線的劑量, 全口頭顱片放射量是0.004雷得, 全口14張牙根尖片也只有0.00001雷得, 再加上每次照射X光時都會用鉛衣防護, 幾乎可以完全保護孕婦及胎兒免於受到輻射。 而且牙醫師只有在治療上必要時才進行照射, 安全上無庸顧慮。

3、懷孕後才發現有蛀牙怎麼辦?懷孕期可以看牙嗎?

一般簡單的洗牙及補牙在妊娠期間都可以接受治療,

Advertisiment
但如果孕婦屬於情緒緊張型, 妊娠前期比較有流產之虞;妊娠後期則比較怕會因為仰臥的姿勢壓迫靜脈血管, 預防之道為坐起來的時候先休息一下, 避免突然站立導致暈眩(因姿勢性低血壓的關係)。 等到妊娠中期, 孕婦的狀況最穩定, 肚子也不會太大, 大部份的牙科治療(如洗牙、牙科補綴、根管治療等)都可以在這個階段完成。 但是牙科手術(如:牙周翻瓣深部治療、拔除智齒、牙根尖手術)因為手術時間較長, 在情緒上對孕婦造成的壓力也比較大, 所以建議延後到產後再做治療。

4、孕婦可以服用治療牙齒的藥物嗎?打麻醉藥會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

抗生素:除了四環黴素、氯黴素及鏈黴素外,

Advertisiment
一般而言, 牙科抗生素對孕婦來說是安全的。 因為感染可能造成菌血症或敗血症, 對胎兒的危害要比抗生素通過胎盤對胎兒的危害更大, 所以必要時仍會建議孕婦服用。

止痛藥:一般常用的止痛藥, 如阿斯匹靈及普拿疼, 到目前為止婦產科醫師也都認定是安全的;麻醉性止痛藥(如:嗎啡)不會對胎兒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但是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 而且長期使用, 會造成成癮性, 不過牙科醫師不會開這種處方。

麻醉劑:牙科局部麻醉劑只要不過量, 都可安全使用。

5、婆婆說坐月子不要刷牙, 只要漱口就好, 這樣正確嗎?

這是錯誤的觀念及習俗, 因為漱口只能將口內大塊的食物殘渣漱掉, 但是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包括食物殘渣、細菌及其分泌物)一定要靠刷牙才能清除乾淨。 如果在坐月子這段期間都沒有刷牙,很快的在二周內就會造成牙齦炎,牙結石也會形成,牙菌斑一旦鈣化形成牙結石,就沒有辦法靠刷牙的方式移除,一定要用超聲波震盪的力量才能清除牙結石。

6、孕婦何時看牙較好?

婦女在懷孕之前看牙最好,基於孕婦的舒適與牙科治療的安全,應儘量避免在懷孕的初期與末期作治療,牙齒若有不適可請牙醫做暫時性且不太辛苦的處理。非作不可時,可於懷孕中期治療。如果必須接受牙科治療,也請放鬆心情,安心接受治療,因為牙醫師會衡量治療上的必需性,儘量減少X光曝露量及不必要的藥物和感染機會。

懷孕第一期(1~3個月):有時懷孕初期孕婦並不知道,而這時也正是胎兒重要器官(手腳、腦脊髓神經系統、牙齒)形成的三個月,若在此時服用不當藥物,或是接受過大劑量的放射線,可能會造成自然流產的威脅,也有可能形成畸型兒,所以大多數牙醫師在此時只作緊急處理,不會作太過激烈的處置。

懷孕第二期(4~6個月):可做侵犯性不大的牙科處理,在適當的保護下(穿鉛衣)也可以照射X光片。

懷孕第三期(7~9個月):此期只適合作緊急處理,而且要避免維持頭下腳上的姿勢太久,以免突然坐起來的時候,造成姿勢性低血壓。

哺乳期:最近許多專家提倡哺喂母乳,母乳對於孩子的健康最好,但是因為許多藥物會經由乳汁分泌,被嬰兒攝取進入體內,所以如果有哺乳時,也要告知醫師。如果非用藥物不可,最好服藥跟哺乳時間間隔4小時以上,減少藥物在乳汁中的劑量,甚至要犧牲餵奶以免影響嬰兒。

99熱心醫生溫馨提示,准媽媽最好在懷孕前就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如果懷孕前沒有檢查牙齒,最好在懷孕中期找個時間作牙齒檢查及洗牙,以免口內有嚴重的蛀牙及牙周病,等到發生比較嚴重的症狀(如引起牙痛或身體不適)時再尋求治療,對胎兒反而更不好。

如果在坐月子這段期間都沒有刷牙,很快的在二周內就會造成牙齦炎,牙結石也會形成,牙菌斑一旦鈣化形成牙結石,就沒有辦法靠刷牙的方式移除,一定要用超聲波震盪的力量才能清除牙結石。

6、孕婦何時看牙較好?

婦女在懷孕之前看牙最好,基於孕婦的舒適與牙科治療的安全,應儘量避免在懷孕的初期與末期作治療,牙齒若有不適可請牙醫做暫時性且不太辛苦的處理。非作不可時,可於懷孕中期治療。如果必須接受牙科治療,也請放鬆心情,安心接受治療,因為牙醫師會衡量治療上的必需性,儘量減少X光曝露量及不必要的藥物和感染機會。

懷孕第一期(1~3個月):有時懷孕初期孕婦並不知道,而這時也正是胎兒重要器官(手腳、腦脊髓神經系統、牙齒)形成的三個月,若在此時服用不當藥物,或是接受過大劑量的放射線,可能會造成自然流產的威脅,也有可能形成畸型兒,所以大多數牙醫師在此時只作緊急處理,不會作太過激烈的處置。

懷孕第二期(4~6個月):可做侵犯性不大的牙科處理,在適當的保護下(穿鉛衣)也可以照射X光片。

懷孕第三期(7~9個月):此期只適合作緊急處理,而且要避免維持頭下腳上的姿勢太久,以免突然坐起來的時候,造成姿勢性低血壓。

哺乳期:最近許多專家提倡哺喂母乳,母乳對於孩子的健康最好,但是因為許多藥物會經由乳汁分泌,被嬰兒攝取進入體內,所以如果有哺乳時,也要告知醫師。如果非用藥物不可,最好服藥跟哺乳時間間隔4小時以上,減少藥物在乳汁中的劑量,甚至要犧牲餵奶以免影響嬰兒。

99熱心醫生溫馨提示,准媽媽最好在懷孕前就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如果懷孕前沒有檢查牙齒,最好在懷孕中期找個時間作牙齒檢查及洗牙,以免口內有嚴重的蛀牙及牙周病,等到發生比較嚴重的症狀(如引起牙痛或身體不適)時再尋求治療,對胎兒反而更不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