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媽少不了的疑問之胎盤低置是怎麼回事

問:我第一次懷孕3個月時自然流產, 半年後第二次懷孕。 在3個半月時8超顯示“胎盤位於宮體方後下緣, 部分近宮內口”。 出血時多時少, 伴有血塊和白色組織(後經査是胎膜), 保胎到4個月仍流血不止。 後來做了藥流術, 當天下午娩出胎兒。 第二天清宮時, 醫生說在子宮口清出許多白色胎盤上的組織, 出血原因是胎盤位置太低。 請問:低置胎盤是如何引起的?怎樣避免?下次懷孕還會發生嗎?

解答:正常妊娠時, 胎盤應該附著於子宮體的前壁或側壁。 如果胎盤部分或全部附著于子宮下段或覆蓋在子宮頸內口上,

Advertisiment
稱為前置胎盤。 但這是指妊娠晚期而言。 如果妊娠早期出現上述情況, 只能診斷為低置胎盤。 因為隨著胎兒增長和子宮增大, 胎盤的位置還有可能向上改變, 而不構成對母親或胎兒的重大威脅。

你在第二次懷孕時發生低置胎盤, 可能與第一次流產相隔太近有關。 第一次流產時已經懷孕3個月, 子宮內膜可能於流產後發炎或受損;第二次懷孕時, 受精卵只得抵達子宮下段, 否則不能滿足血液的供給。

下次再懷孕應該距離此次時間長一些, 使子宮內膜有一段較長時間的恢復。 一般來說, 應該不少於半年為好。 在這期間, 最好服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 使子宮內膜能恢復得更好。 月經的正常可作為卵巢功能恢復的標誌。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