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晚期准媽媽應該給骨盆減壓

骨盆的位置、形狀以及能否正常地發揮它的功能, 對於准媽媽來說非常重要。

骨盆在那裡?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兩塊髖骨(由髂骨、坐骨及恥骨融合而成)所組成的。 骶骨與髂骨和骶骨與尾骨間, 均有堅強韌帶支持連結, 形成骶骨關節和髂骨關節, 一般不能活動。

骨盆分成上下兩部分, 上為大骨盆或稱假骨盆, 下為小骨盆或真骨盆(簡稱骨盆)。 大骨盆能支持懷孕時增大的子宮, 但與分娩無關。 醫生可通過觀察大骨盆的形狀和測量某些徑線等, 來間接瞭解真骨盆的情況。 真骨盆與分娩關係十分密切,

Advertisiment
所謂的“骨產道”指的就是這一部分。 孕期在激素的影響下, 韌帶會稍稍變得鬆弛, 因而各關節可以略有鬆動, 這是在為分娩做準備。

骨盆為什麼很重要?

骨盆的大小及形狀對分娩的難易影響很大, 它與產力及胎兒構成了分娩的三要素。 正常的骨盆寬而淺, 如產力及胎兒無異常, 胎兒很容易娩出。 但如果骨盆狹窄或存在明顯的畸形, 胎兒就不能經骨盆娩出。

產前檢查中有一項很重要的檢查是測量骨盆。 測量後, 醫生會對準媽媽是否能夠自然分娩做出認真地評估。 因此准媽媽一定要堅持按時進行產前檢查, 讓醫生測量骨盆的大小, 瞭解胎兒和產道的情況, 如出現問題, 及時作出判斷。

盆底肌是骨盆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Advertisiment

骨盆底部肌肉簡稱“盆底肌”, 它封閉了骨盆出口, 起到承托、保護胎兒和盆內器官的作用。

骨盆底肌分為三層:

1、外層:為會陰淺筋膜與肌肉組成, 包括會陰淺橫肌、球海綿體肌、坐骨海綿體肌和肛門外括約肌。 均會合於陰☆禁☆道處口與肛門之間, 形成會陰中心腱。

2、中層:為尿生殖膈, 覆蓋在恥骨弓及兩坐骨結節間所形成的骨盆出口前部的三角平面上。 包括會陰深橫肌及尿道括約肌。

3、內層:為盆膈, 由提肛肌、盆筋膜組成, 為尿道、陰☆禁☆道、直腸所貫穿。

懷孕和分娩對盆底肌是個很大的挑戰!

盆底肌在和懷孕和分娩的過程中起到很大的支撐作用。 接近分娩時, 骨盆會變得鬆弛, 出口變大, 但盆底肌在陣痛開始後會變得柔軟, 從而為寶寶打開一個容易通過的通道。

Advertisiment

孕期:被變大的子宮壓迫, 膀胱會下垂。 之後被子宮壓彎的盆底肌支撐膀胱的力量會減弱, 很可能會引起漏尿。 但是, 一般在懷孕期間出現的漏尿現象在產後都會得到解決。

產後:分娩後, 盆底肌在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恢復。 大約要3周左右的時間才能恢復到產前的狀態。 但經過這一系列的壓力和變化後, 盆底肌的支撐力量開始變弱, 有些肌肉和韌帶很可能被拉傷, 處於疲勞困憊狀態。 如果這時不注意保護和鍛煉的話, 很可能會無法恢復, 導致老年後出現漏尿等現象。

骨盆和孕期常見的腰痛、背痛有什麼關係?

孕期裡, 胎兒一天天地長大, 骨盆及其韌帶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如果長時間過於勞累或姿勢不對,

Advertisiment
很容易導致腰痛和背痛。 因此, 應該有意識地保護骨盆, 才能讓最後的分娩更加順利。

眾所周知, 由於地球引力的原因, 肚子裡的孩子當然會向下墜。 准媽媽依靠骨盆、盆底肌以及腰部和背部的力量不斷地克服這種力量。 懷孕後隨著子宮不斷增大, 身體重心向前移動, 骨盆和脊柱的彎曲度加大。 為了克服重力的作用, 媽媽的肩和頸椎都要拼命的向上用力, 除了用腰部肌肉的力量, 准媽媽還會努力挺直背部來讓身體保持正直, 我們常看到一些准媽媽使勁挺直腰杆站立和走路, 就是這個原因。

從准媽媽的後背緊張度來看, 肩部到頸椎的疲勞度是最高的了。 除此之外, 胸椎和腰椎附近的肌肉也變得異常緊張。

Advertisiment
這也就是為什麼准媽媽會經常腰痛和背痛的原因了。

產後要小心保護骨盆!

很多媽媽在產後只想馬上恢復體型, 但很少有人會想到骨盆。 產後, 因為要經過一段時間, 骨盆才會復位, 加上妊娠分娩期鈣、磷需求量的增加, 產後或多或少會出現缺鈣的現象, 如果沒有及時補充鈣, 就過多過早地下床活動, 可能會導致骨盆偏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