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項目
一般從32周開始, 產檢會加入胎心監護, 每次約20分鐘。 從懷孕37周開始, 每週要做一次胎心監護, 借助儀器記錄下瞬間的胎寶寶心率的變化, 這是瞭解胎動、宮縮時胎心反應的依據, 同時可以推測出宮內胎寶寶有無缺氧。 除此之外, 血壓、體重、宮高、腹圍、血常規、尿常規、B超都是例行檢查項目。
重要內容
確認胎位是臨產前很重要的一項檢查, 醫生會告訴准媽媽胎寶寶是頭位、臀位還是其他異常胎位。 這是確定准媽媽是否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的重要依據。
延伸閱讀:胎心監護怎麼做
准媽媽應該從懷孕第37周開始每週做一次胎心監護,
Advertisiment
怎樣讀懂胎心儀器?胎心監護儀上主要是兩條線, 上面一條是胎心率, 正常情況下波動在120-160之間, 一般基礎心率線表現為一條波形直線, 出現胎動時心率會上升, 出現一個向上突起的曲線, 胎動結束後會慢慢下降, 胎動計數大於30次/12小時為正常, 小於10次/12小時提示胎寶寶缺氧。 下面一條表示宮內壓力, 子宮收縮時會增加高, 隨後會保持在20mmHg上下。
胎心監護不用特別準備, 只要保持胎寶寶是在清醒的狀態下才能做就可以了, 胎寶寶睡著了做胎心監護結果是會不準備的。
如果一次胎心監護的結果不理想, 可以適當延長時間, 或者吸一下氧後再做一次。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