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心慌氣短”要警惕妊娠心臟病

懷孕以後的孕婦, 常常有這樣一種感覺:平時不覺得怎麼樣累的動作, 這時做了就會撲通撲通地心跳, 大口喘粗氣, 即所謂的心慌、氣短。 這是為什麼呢?



心慌是什麼?
我們通常說的心慌, 醫學上稱之為心悸, 指心臟出現了明顯的收縮強度或頻率的變化, 而導致人們主觀感覺上對心臟跳動的不適感覺。
孕期為什麼會出現心慌?原來妊娠過程中, 為了適應胎兒的生長發育, 母體循環系統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妊娠晚期, 全身的血容量比未孕時增加40%一50%, 心率每分鐘增加10一15次, 心臟的排出量增加了25%一30%, 也就是說心臟的工作量比未孕時明顯加大。
Advertisiment

另外, 妊娠晚期由於子宮體增大, 使脆肌上升推擠心臟向左上方移位, 再加上孕婦體重的增加, 新陳代謝的旺盛, 更加加重了心臟的負擔, 機體必須增加心率及心搏量來完成超額的工作。
通過加深加快呼吸來增加肺的通氣量, 以獲取更多的氧氣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正常的心臟有一定的儲備力, 可以勝任所增加的負擔。
孕期心慌一般都是正常反應, 無需治療嗎?
一般而言, 孕婦在懷孕期間, 身體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特別是到了妊娠晚期, 多數孕婦都會感覺或輕或重的心慌, 或稍微活動之後, 就會感覺心慌氣短, 氣喘吁吁。
孕婦到了妊娠晚期, 其心臟的工作量要比沒有懷孕之前變大了許多,
Advertisiment
心律一般每分鐘增加10次以上, 因此有的孕婦反應會比較敏感, 出現心慌的表現。
另外, 到了妊娠晚期, 孕婦的子宮明顯增大, 腹中的胎兒發育也逐漸加快, 為了確保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為了給腹中胎兒提供足夠的養分, 孕婦往往需要通過加快呼吸來獲得更充足的氧氣, 從而導致心律加速。 一般來說, 這都是正常的妊娠反應, 無需緊張。
孕期妊娠期心臟病是怎麼回事?
孕期並非所有的心慌都是生理性的, 尤其是對於稍微運動就會出現心慌症狀, 且休息之後心慌的症狀沒有減輕的孕婦, 要及時到醫院查明發病的原因, 謹防合併妊娠期心臟病。
什麼是妊娠期心臟病?
妊娠期心臟病, 可分成兩大類。 第一類為原先存在的心臟病,
Advertisiment
以風濕性及先天性心臟病居多, 高血壓性心臟病、二尖瓣脫垂和肥厚型心臟病少見。 第二類是因妊娠誘發的心臟病, 如妊高征心臟病、圍生期心臟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