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煲湯方法
1、選料要鮮, 用料要廣:煲湯的原料一定要新鮮, 絕大多數食物如魚、肉、蔬菜、水果等都能作為湯的原料和配料。
2、製作要精細、冷水下鍋。
3、原料與水比例選擇:以1∶1.5時最佳, 但鈣、鐵含量高的原料與水1:1的比例時為最高(此方為北方做法。
4、煲湯時間得當:煲湯時間以1~1.5小時為宜。 時間過久會導致營養的損失。
5、要掌握好火候。
正確的飲湯方法
1、季節性選擇煲湯:不同季節選擇不同的湯食可預防一些季節性疾病。 諸如夏天綠豆湯、冬天羊肉湯等。
2、湯、“渣”同吃:因更多的營養素仍留在渣中。
3、多食“雜燴湯”:任何一種食品所含的營養素都不會很全面,
Advertisiment
4、養成良好習慣:喝湯不宜太急;喝湯不宜太燙, 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的溫度, 超過此溫度則會造成黏膜燙傷甚至消化道黏膜惡變, 因此50℃以下的湯更適宜;一日三湯選擇中午多喝湯, 而早、晚餐宜適量;飯前、飯中喝湯, 飯後不喝, 飯前喝湯可潤滑口腔、食道, 減少幹硬食對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 並促進消化腺分泌, 起到開胃的作用, 飯中適量喝湯也有利於食物與消化腺的攪拌混合, 飯後喝湯會把已被消化液混合好的食糜稀釋, 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禁忌湯泡飯食, 湯與飯食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