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准媽會否達成一人吃兩人補的願望

得知自己懷孕後, 長輩們都會非常關心孕媽媽的身體調養及營養攝取情況情況, 除了熬煮補品或購買營養豐盛的食品, 也會替孕媽媽準備愛吃的東西。 但是, 一人吃不見得會達到兩人補的效果, 如果吃的方式不對, 反而容易造成孕媽媽“生一回胖兩回”的窘況。 不但沒有補到胎兒, 反而會增加孕媽媽產後瘦身的難度。

一人吃真的兩人補?

表面上

孕媽媽在懷孕的過程中, 胎盤會慢慢在體內形成, 並借由絨毛吸附在孕媽媽的子宮上。 這個時候孕媽媽所攝取的養分, 就能經由臍帶傳遞給胎兒。 所以孕媽媽吃得營養與否,

Advertisiment
便是影響胎兒健康的關鍵。

實際上

如果孕媽媽吃的食物過多, 含糖量和含油量過高, 就會造成胎兒負擔, 對自身的健康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增加孕媽媽產後瘦身的難度。 還可能引起一些病症, 並且使生產困難度提高。

孕期BMI值不同 增重大不同

孕媽媽在懷孕前, 應先瞭解自己的BMI值是屬於過瘦、正常或偏重哪個階段, 之後才能對孕期體重善加控制。

BMI值在18.5千克以下, 體重過輕, 可增重14-16千克。

BMI值在18.5-24千克內, 體重正常, 可增重11-14千克。

BMI值大於24千克, 體重過重, 增重7-11千克即可。

平均來說, 在懷孕第0-3個月之間, 增加的總體重為2千克左右, 到了中後期則以每週0.5千克的速度逐漸增加。 如果BMI值較高的孕媽媽, 每週增重的速度維持在0.2-0.3千克即可。

Advertisiment

孕期飲食重質不重量

懷孕第一階段

葉酸是最大的營養幫手, 因為葉酸可促進胎兒的腦部神經發育及DNA的合成, 所以孕媽媽此時的營養攝取重點為適量的綠色蔬菜和動物內臟食品。

懷孕第二階段

胎兒的器官及骨骼都將開始發展, 所以此時期的蛋白質與鈣質需求量較高, 比如紅肉類、全穀類、奶類、蛋及維生素B族等都能帶來不錯的養分。 尤其維生素B族能夠幫助胎兒造血、鈣質能有效避免孕媽媽抽筋等問題, 對母體和胎兒都很有好處。

懷孕的第三階段

孕媽媽可以多攝取DHA, 如深海魚油類的補品, 對胎兒的腦部發育會有較大幫助。 另外, 0~6個月寶寶體內鐵的儲存量多半決定于媽媽在懷孕期間的鐵質攝取量,

Advertisiment
再加上孕媽媽在生產時會流失較多血液, 所以在此時也需要食用鐵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如深綠色蔬菜、動物內臟類及水果等。 也建議孕媽媽可以遵從醫囑食用適量鐵劑, 達到營養補充的效果, 往後哺乳時也能為寶寶提供充沛的鐵質。

專業營養師的4點建議

均衡飲食

六大類食物一定要均衡食用, 並針對孕期不同階段, 調整營養攝取方向, 適當改變食物內容, 才能真正達到加強營養的目的。

定時定量

三餐必須準時食用, 可再加2-3次的點心時間。 不過, 點心最好避免大量麵包、巧克力等澱粉量較多的食物, 儘量以現打無糖的蔬果汁和含鈣質較多的牛奶為首選。

適度運動

懷孕之前有運動習慣的孕媽媽, 在懷孕期間,

Advertisiment
運動強度可以稍高一點, 例如快步行走或是孕婦瑜伽。 只要不造成子宮收縮等後遺症, 都是可行的。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

孕媽媽容易便秘, 所以可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 除了平常熟知的蔬菜和水果, 全穀類食品也是很好的選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