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口腔疾病嚴重危害母胎健康

小豬是標準的80後准媽咪, 自從她懷孕之後, 老人家就念叨著孕婦不能刷牙, 小豬堅持刷牙一段時間之後, 發現每次刷牙都會牙齦出血, 於是也不敢再刷牙。 等到她生完孩子後才發現, 自己的滿口好牙已經慘不忍睹了。 孕媽們究竟該如何去護理自己的一口好牙呢?

一、孕期牙齦出血仍需堅持刷牙

一般孕媽出現牙齦出血的情況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孕期口腔事真多 4招讓你沒煩惱

1、激素變化引起的牙齦出血。

由於准媽媽體內的雌、孕激素增多, 使牙齦的毛細血管擴張、彎曲、彈性減弱, 導致血液淤滯、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Advertisiment
引起牙齦炎。 因此妊娠時, 牙齦對局部刺激的敏感性增強, 相對於沒有懷孕的時候, 牙齦對局部刺激反應加重。

2、口腔清潔不夠引起出血。

由於妊娠造成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相對不足, 白天唾液分泌量增加, 而夜間減少, 以致對口腔的沖刷作用下降;還有的准媽媽由於行動不便, 刷牙減少, 口腔不清潔, 使食物殘渣、牙垢、牙石經常堆積在牙體周圍, 口腔內的各種細菌在此大量繁殖, 也可導致牙齦炎的發生。

醫生建議, 針對以上兩種的妊娠期牙齦炎出血的症狀, 孕媽們堅持刷牙還是很有必要的, 但可以選擇兒童使用的軟毛牙刷, 以減輕牙齦出血的症狀。

二、孕期不刷牙更易患口腔疾病

在剛剛結束的一項調查中顯示,

Advertisiment
在抽取的200名樣本孕婦群中, 31%的人不刷牙, 而這部分人群中患牙齦炎或牙周炎疾病的, 高出一般人群3個百分點。 為何孕媽們更容易在這個敏感時期遭受口腔疾病的困擾呢?

1、進食的次數增加。

准媽媽懷孕後, 由於胎兒生長發育對營養物質的需求增加, 准媽媽經常容易出現饑餓感, 常常是食物不離口, 而又不能保證吃後立刻刷牙, 這樣為細菌在牙面上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營養和繁殖場所。 而細菌代謝產酸使得牙齒表面被腐蝕而脫釉, 易形成齲齒, 增加了牙病的幾率。

2、進食的甜食增加。

作為補充能量的考慮, 准媽媽懷孕後所攝入的甜食會相對更多。 吃甜食會使准媽媽的唾液pH值改變, 口腔內的酸堿平衡會被打破,

Advertisiment
而口腔衛生卻未加強, 因為刷牙就會嘔吐, 所以很難堅持每次餐後都刷牙。 因此, 准媽媽也更容易在這時候患上齲病等牙齦炎症。

三、口腔疾病嚴重危害母胎健康

不少醫生建議, 在准媽咪的口腔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之前, 不建議生育寶寶。 這是因為在妊娠期, 准媽咪的口腔健康狀態直接影響腹中胚胎的形成和胎兒發育。

1、影響孕媽的營養吸收。

口腔疾病會使孕媽的咀嚼消化功能下降, 從而影響孕媽對各種營養的攝入, 最終將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包括牙齒的形成與鈣化。


孕期口腔事真多 4招讓你沒煩惱

2、更易誘發新生兒早產。

口腔疾病主要是由厭氧菌感染所引起, 細菌本身及其他代謝產物, 在牙齦發炎時會釋放出來一些炎性因數,

Advertisiment
可能導致孕婦血糖代謝不良, 甚至有研究資料表明, 患牙周病的孕婦發生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的危險是常人的7.5倍。

3、新生兒更易患齲齒。

醫學研究發現, 在出生1-2天的新生兒口腔菌群中檢查出的唾液鏈球菌與母親口腔中的唾液鏈球菌血型相同。 也就是說, 如果母親口腔中致病菌群數量多, 新生兒口腔致病菌也會很多。 致病菌在新生兒口腔中“安營紮寨”越早, 小兒患齲齒的危險性就越高。

四、孕媽必學的科學護牙知識

1、營養均衡, 適當運動。

蔬菜、水果、米飯、魚、肉、蛋、奶類都要均衡攝取, 這樣不僅可減少齲病和牙周病的發生, 而且能供應胎寶寶牙齒所需的鈣質、磷質、維生素等等, 特別是鈣質(如牛奶、小魚之類),

Advertisiment
不但有助於胎寶寶發育及建立堅固牙齒, 也可維護自己牙齒的健康。

2、正確刷牙護口腔。

准媽媽在孕期每餐後必須各刷一次牙, 因為有效刷牙可以去除准媽媽口腔內70%的菌斑, 還有30%滯留於牙間隙, 這就需要通過使用牙線來去除, 建議至少48小時使用一次牙線。

3、控制糖分的攝入。

准爸爸們要記住了, 給准媽媽每日的進糖量標準應該控制在50克以下。 餐後記得要及時漱口, 可選用藥物含量較輕的漱口水或淡鹽水漱口。

4、定期做好口腔檢查。

孕期裡口腔疾病會發展較快, 定期檢查能保證早發現、早治療, 使病灶限於小範圍。 如果是較嚴重的口腔疾病, 孕媽們則應選擇妊娠中期(4~6月)相對安全的時間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