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哪些胎兒姿勢最難順產?

所謂胎位, 一般來說就是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 胎兒出生前在子宮裡的姿勢非常重要, 它關係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

臨床上醫師會用一些術語來描述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軸向(lie)指的是胎兒中軸相對于母親子宮中軸的方向, 有長軸位、橫位、以及斜位。 不過軸位元無法告訴我們胎兒是那個部分先出來, 舉例來說, 長軸位可能胎頭在下面或是在上面(臀位元), 因此還需要用其它術語進一步描述詳細位置。

孕期疾病,胎位不正

孕婦最擔心哪些胎兒姿勢

1、頭位

指的是胎兒身體最靠近子宮頸的部分,

Advertisiment
最先出來的部分, 一般正常生產都是頭先下降出來, 稱之為“頭骨先露”, 或是“頭位”(vertex)。

2、臀位

如果寶寶屁股在最下面呈坐姿狀, 稱之為“臀位”, 而臀位元還可根據胎兒腳的位置再細分為伸腿臀位(Frankbreech)(兩腿向上伸直到頭部)、完全臀位(Completebreech)(盤腿而坐)、足式臀位(Footlingbreech)(其中一腿或兩腿下伸, 變成腳最低)。

3、肩膀位

當寶寶軸位是橫位時, 則其先露部位為肩膀, 稱之為“肩膀位”。

4、顏面位

另外有些寶寶雖然頭在下面, 但是頭卻向後仰伸, 以致於以臉部面對子宮頸口, 先露部位為臉, 稱之為“顏面位”。

5、複合位

最後一種是胎兒的身體有兩個部分同時為先露部位, 例如在胎頭旁邊伸出一隻手, 和頭一起生出來, 稱之為“複合位”。

說明:

正常胎位指的是胎頭向下, 頸部曲屈,

Advertisiment
以頭頂為先露部位的“頭位”, 除了頭位外, 其餘都是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發生幾率多大?

正常子宮呈梨型, 也就是下面靠子宮頸處較小, 而上面子宮頂空間較大, 所以胎兒足月時自然而然會順著子宮形狀頭朝下, 臀部與會活動的雙腳則在空間較大的子宮上端, 形成“頭位”。

至於胎位不正會發生, 則必須考慮到子宮形狀、羊水多寡與胎兒大小, 所以胎位不正的發生率, 在不同妊娠周數並不相同。

懷孕6個月胎位隨時在變

一般在6個月前, 胎兒還很小, 羊水相對較多, 子宮空間大, 胎兒可說是在羊水中游泳, 方位隨時在變, 幾乎一半的胎兒是胎位不正的。

懷孕8個月10%機率

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加, 羊水相對變少, 子宮空間逐漸變小,

Advertisiment
胎兒會自動轉成正常的頭下腳上的產位, 胎位不正的比率便隨之減低, 在8個月左右時大約只有10%是胎位不正。

足月大時5%機率

等到足月時大約只剩下5%左右。

胎位不正可能導致哪些風險?

以目前國內剖腹生產技術與醫療照顧水準, 胎位不正行剖腹產其胎兒的安全度高於陰☆禁☆道生產, 而陰☆禁☆道生產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 難以控制。 目前孕婦生產數少, 為了母親與胎兒安全起見, 對於胎位不正, 多數醫師仍建議以剖腹生產為優先選擇。

自然產風險高

雖然陰☆禁☆道自然生產也是胎位不正的生產方式選項之一, 但並非所有形式的胎位不正均可自然生產, 更重要的是, 自然生產對胎位不正的胎兒而言, 仍然有較高的新生兒圍產期死亡率及罹病率。

Advertisiment

併發症高

胎位不正在生產過程中有較高的併發症, 例如破水後, 因為胎位不正胎頭不會卡住子宮頸, 臍帶容易從胎兒與子宮頸之間的縫隙脫垂滑出, 隨著宮縮及胎兒下降, 臍帶將很容易受到胎兒的壓迫, 導致血液迴圈中斷, 若不緊急處理, 胎兒將因缺氧而有生命危險。

易產程遲滯

因為胎位不正, 胎兒身體各部分並非用最短徑通過產道, 很容易有產程遲滯的現象。 而正常胎頭在下時, 在生產過程中, 胎頭慢慢下降通過產道時會不斷變形, 等胎頭出生後身體自然跟著出來;但反過來, 若臀位陰☆禁☆道自然生產時, 常發生臀部生下來了, 但頭部因為沒有足夠時間變形, 以致於卡在骨盆腔內生不出來, 非常危險,

Advertisiment
即使緊急剖腹生產, 也難保胎兒生命安全。

胎位不正仍可選自然產的情況

如果孕婦一定要行陰☆禁☆道生產, 一定要請醫師詳細檢查與評估其成功率, 並且在產程中密切觀察, 而生產的醫院有隨時能進行緊急剖腹生產的設備及醫護人員。 一般可以考慮自然生的條件包括:

孕期疾病,胎位不正

1、胎兒的姿勢屬於伸腿臀位。

2、胎兒不能太大。

3、孕婦骨盆腔不能太小, 產程進展正常。

4、經產婦。

若待產過程中有任何不對勁, 隨時改為緊急剖腹產, 不要太堅持陰☆禁☆道生產, 一切以胎兒的安全為考慮。

“順產”怎樣才能“順利”?

產房和手術室一樣是半封閉科室, 為避免感染, 一般人員不允許進入, 所以准爸爸媽媽都會對產房充滿神秘感。 讓我們一起來剖析一下產房自然分娩的過程, 滿足一下准爸爸媽媽們的好奇心,也消除你們的緊張和擔心。

先瞭解正常分娩

生孩子是人生中的大事,也是人類繁殖後代和生存不可缺少的。生孩子在醫學上稱之為分娩,即懷孕滿28周(7個月,也就是196天)及以後的胎兒及其附屬物,從母體排出的過程。其中懷孕滿28周(7個月,196天)至不滿37足周(258天)之間分娩者稱早產;懷孕滿37足周至不滿42足周(259~293)之間分娩者稱足月產;懷孕滿42足周(294天)及以後分娩者稱過期產。

正常分娩是人們生存繁殖中的一個自然過程,所謂順產即單胎足月產時在生產過程中不需借助于外力而自然生產。但並不是說無需幫助,確切地說順產應該是在助產人員幫助下,採用新式助產法,產婦順利生產,母親和寶寶均健康,無併發症(會陰側切除外)。要做到順產有三個基本條件,即要有足夠的產力、正常的骨盆腔和正常胎位適當大小的胎兒,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都不能順產。

產婦進入產房後的分娩流程

子宮頸開口情況

產婦在宮口開大23cm時,由護士護送入產房,助產士接收產婦後,檢查宮口開大情況,聽胎心率,做胎心監護。如胎心監護正常,則在待產室待產,助產人員定時進行胎心率檢查、檢查瞭解宮頸口開大情況(一般情況宮口開大3cm前每4小時檢查一次,開大3cm後第2小時檢查一次,可根據情況也有所調整)及胎頭下降情況。

胎頭下降

正常從臨產到子宮頸口開大3cm平均需要8小時,從宮口開大3cm到宮口開全需要4小時,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需要12小時,所以,生孩子大概需要12-14小時。胎頭在這個過程中應不斷地下降,平均每小時下降0.83cm,如果通過觀察超出以上界限,則為不正常,也就是超出正常分娩範疇,助產士就要報告醫生,醫生再全面檢查,找到可能的原因,予以處理或觀察,有時可能要改為剖宮產。

只要在此範疇內,產婦不要太著急,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呼吸,以利於順產。因為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導致難產的第四個重要因素,常時間處於焦慮、不安和恐懼的精神心理狀態,會導致宮縮乏力、胎兒窘迫等。

發現異常,由醫生決定是否剖宮產

另外在分娩過程中,胎心監護異常或羊水異常時,助產士也需要報告醫生,醫生行全面檢查綜合考慮後,作出繼續分娩或是改剖宮產。另外,在觀察產程過程中,每46小時測血壓一次,每24小時讓產婦排尿一次。初產婦當子宮口開全時(開大10cm),經產婦開大4cm時,產婦從待產室進入產房,在產床上分娩,這時產婦可以用力使用腹壓,有助於胎兒娩出。

胎兒娩出後,產婦繼續在產房觀察2小時

胎兒娩出後,助產士要給新生兒處理臍帶、測量身長及頭的各徑線、稱體重、在新生兒病歷上打母親拇指印和新生兒足印。分娩後,產婦要在產房觀察2小時,視其是否會出血,每半小時按壓子宮一次,以促進子宮收縮和觀察出血情況。並且讓寶寶與母親皮膚接觸半小時以上,吸引乳☆禁☆頭。然後才出產房,回病房休養。

產婦應如何配合助產人員呢?

第一產程宮縮不緊,應思想放鬆,儘量下地活動,或同別人聊天,以分散注意力。照常吃喝一些易消化、營養多、能量高的食物,比如巧克力。還要按時排尿、排便,以免過度膨脹的膀胱和充盈的直腸影響胎兒的下降。宮縮間隙時,儘量放鬆全身肌肉休息,以保存體力。有條件時,於子宮口開大2cm時要求大夫行鎮痛。第二產程,根據醫生的指導或平時的練習在宮縮時配合用力。正確動作是雙腿蹬在產床上,雙手握住床把,或取抱膝位,或取蹲位。宮縮時,先深吸氣,然後屏住氣像排便一樣向下用力,盡可能屏時間長點,緊接著做一次深呼吸後再深吸一口氣,再屏氣用力,這樣每次宮縮時用2~3次力。宮縮間隙時,全身放鬆,安靜休息,準備迎接下一次宮縮。胎兒即將娩出時,應按大夫的要求張口哈氣,以減輕腹壓,防止產道裂傷。

滿足一下准爸爸媽媽們的好奇心,也消除你們的緊張和擔心。

先瞭解正常分娩

生孩子是人生中的大事,也是人類繁殖後代和生存不可缺少的。生孩子在醫學上稱之為分娩,即懷孕滿28周(7個月,也就是196天)及以後的胎兒及其附屬物,從母體排出的過程。其中懷孕滿28周(7個月,196天)至不滿37足周(258天)之間分娩者稱早產;懷孕滿37足周至不滿42足周(259~293)之間分娩者稱足月產;懷孕滿42足周(294天)及以後分娩者稱過期產。

正常分娩是人們生存繁殖中的一個自然過程,所謂順產即單胎足月產時在生產過程中不需借助于外力而自然生產。但並不是說無需幫助,確切地說順產應該是在助產人員幫助下,採用新式助產法,產婦順利生產,母親和寶寶均健康,無併發症(會陰側切除外)。要做到順產有三個基本條件,即要有足夠的產力、正常的骨盆腔和正常胎位適當大小的胎兒,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都不能順產。

產婦進入產房後的分娩流程

子宮頸開口情況

產婦在宮口開大23cm時,由護士護送入產房,助產士接收產婦後,檢查宮口開大情況,聽胎心率,做胎心監護。如胎心監護正常,則在待產室待產,助產人員定時進行胎心率檢查、檢查瞭解宮頸口開大情況(一般情況宮口開大3cm前每4小時檢查一次,開大3cm後第2小時檢查一次,可根據情況也有所調整)及胎頭下降情況。

胎頭下降

正常從臨產到子宮頸口開大3cm平均需要8小時,從宮口開大3cm到宮口開全需要4小時,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需要12小時,所以,生孩子大概需要12-14小時。胎頭在這個過程中應不斷地下降,平均每小時下降0.83cm,如果通過觀察超出以上界限,則為不正常,也就是超出正常分娩範疇,助產士就要報告醫生,醫生再全面檢查,找到可能的原因,予以處理或觀察,有時可能要改為剖宮產。

只要在此範疇內,產婦不要太著急,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呼吸,以利於順產。因為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導致難產的第四個重要因素,常時間處於焦慮、不安和恐懼的精神心理狀態,會導致宮縮乏力、胎兒窘迫等。

發現異常,由醫生決定是否剖宮產

另外在分娩過程中,胎心監護異常或羊水異常時,助產士也需要報告醫生,醫生行全面檢查綜合考慮後,作出繼續分娩或是改剖宮產。另外,在觀察產程過程中,每46小時測血壓一次,每24小時讓產婦排尿一次。初產婦當子宮口開全時(開大10cm),經產婦開大4cm時,產婦從待產室進入產房,在產床上分娩,這時產婦可以用力使用腹壓,有助於胎兒娩出。

胎兒娩出後,產婦繼續在產房觀察2小時

胎兒娩出後,助產士要給新生兒處理臍帶、測量身長及頭的各徑線、稱體重、在新生兒病歷上打母親拇指印和新生兒足印。分娩後,產婦要在產房觀察2小時,視其是否會出血,每半小時按壓子宮一次,以促進子宮收縮和觀察出血情況。並且讓寶寶與母親皮膚接觸半小時以上,吸引乳☆禁☆頭。然後才出產房,回病房休養。

產婦應如何配合助產人員呢?

第一產程宮縮不緊,應思想放鬆,儘量下地活動,或同別人聊天,以分散注意力。照常吃喝一些易消化、營養多、能量高的食物,比如巧克力。還要按時排尿、排便,以免過度膨脹的膀胱和充盈的直腸影響胎兒的下降。宮縮間隙時,儘量放鬆全身肌肉休息,以保存體力。有條件時,於子宮口開大2cm時要求大夫行鎮痛。第二產程,根據醫生的指導或平時的練習在宮縮時配合用力。正確動作是雙腿蹬在產床上,雙手握住床把,或取抱膝位,或取蹲位。宮縮時,先深吸氣,然後屏住氣像排便一樣向下用力,盡可能屏時間長點,緊接著做一次深呼吸後再深吸一口氣,再屏氣用力,這樣每次宮縮時用2~3次力。宮縮間隙時,全身放鬆,安靜休息,準備迎接下一次宮縮。胎兒即將娩出時,應按大夫的要求張口哈氣,以減輕腹壓,防止產道裂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