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多於寶寶“交流”

寶寶們在媽媽肚子裡的一舉一動都刺激著媽媽們的神經。 胎教, 能讓媽媽和胎兒有種情感上的交流, 促進親子關係。

1、營養交流

胎兒的腦部發育會受到媽咪攝取養分的影響, 尤其, 到了懷孕後半期, 直到寶寶出生後約兩歲左右, 營養的質與量對他的腦部發育都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因此, 為了讓胎兒能夠吸收到最健康的營養, 選擇正確的食物是必要的。 媽媽吃飯後, 會讓胎動變得活躍, 就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所以一定要定時用餐, 跟胎兒有個固定的交流時間, 此外, 進食時, 也須適時放鬆, 充分感受胎動。

Advertisiment

2、感情交流

准媽媽的情感也會讓胎兒有直接的感受, 最直接的就是媽咪的情緒與心情, 例如想像胎兒的姿態、想像的長相如何, 但要用正面思考來描繪較佳, 例如, 男寶寶長相挺拔、清秀臉龐;女寶寶聰慧可愛等。 賴宗炫醫師進一步說明, 准媽咪在空閒時, 多聽聽悅耳的音樂、去畫廊欣賞名畫、閱讀喜歡的文學作品等, 這些美麗的情緒就會傳達給胎兒, 進而對他產生正面的影響。

3、生理交流

孕媽咪的生理狀況會經由生理上的荷爾蒙分泌傳導給胎兒, 好的心情會令媽咪腦中分泌物質會讓胎兒也跟著有愉悅感, 而懷孕時期的不安、悲傷、生氣等情緒, 就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展的精緻度。 此外, 如果媽咪的情緒、作息不正常,

Advertisiment
再加上吃不好或睡不著等生理狀況, 必定間接影響子宮內胎兒的生長環境, 這時, 就算胎兒的基因多麼優秀, 若是體格或健康狀況不佳, 一樣不算優生寶寶, 因此, 媽咪要特別留意自己孕期中的生理與健康狀況。

4、語言交流

懷孕第5個月, 是進行胎教最好的階段, 准媽媽可以多和胎兒說話, 或者, 隨時用語言將現在的行動告訴胎兒, 描述看見的美好事物, 也可以選擇唱歌或讀書給他聽。 最好可以連續一個月的期間都唱同一首歌、念同一本書, 他說, 胎兒的聽覺與觸覺較視覺敏銳, 媽媽講話時的聲音與震動, 會傳給胎兒, 這也是所謂的“第一類接觸”。

5、運動交流

除了可以藉由撫觸來與胎兒進行交流外, 准媽媽本身的運動,

Advertisiment
也會影響胎兒日後的運動能力, 如果准媽媽懷孕期間, 總是不愛活動, 每天懶洋洋, 生下來的孩子會因為缺乏刺激, 成為遲鈍的寶寶, 甚至可能變成過動兒。

5種剌激寶寶的方法

1、輕輕推一下寶寶, 看他是否能對此做出反應, 如果能做出反應, 就誇獎他, 這樣他會學著再去做。

2、和寶寶說話, 並唱歌給他聽。 寶寶喜歡母親的聲音, 所以講故事給寶寶聽或為他唱搖籃曲。 讓丈夫一起參和, 寶寶可能對父親的聲音有不同的反應。

3、耳機置於腹部, 為寶寶播放一段音樂, 准媽媽就可以感覺到寶寶在活動或跳舞。

4、去游泳, 和寶寶一起享受那失重的感覺。

5、和寶寶進行心靈的對話。 躺在一個安靜的屋子裡, 去想像肚子裡的寶寶, 用自己的思想傳達自己對他的愛。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