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尿頻 准媽媽躲不掉
懷孕後, 為了適應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孕婦體內各系統會發生一系列的適應性變化。 很多女性在懷孕後會出現尿頻的現象, 對於一些孕媽咪來說這是懷孕早期的一種標誌。 通常從孕6-8周開始會出現尿頻, 出現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妊娠後血容量的明顯增加, 使腎臟負擔増加, 尿液生成增加, 需要不斷地排空膀胱;另一方面, 當你的子宮不斷增大, 會增加對膀膚的壓迫, 使得膀胱在還沒有完全充盈時就會出現尿意。 大多數孕媽咪尿頻的感覺會在孕中期減輕, 但也有一些人整個孕期都感到尿頻。
Advertisiment
孕期尿頻的症狀
正常孕婦的尿頻是指有以下表現:
(1)小便次數增多, 白天解尿超過7次, 晚上解尿超過2次, 且解尿的間隔在2個小時以內。
(2)小便時沒有尿急、尿痛、發熱、腰痛等現象。
(3)尿色正常, 不渾濁, 沒有血尿現象。
(4)寶寶出生後, 很快尿頻就會得到緩解。 但在產後的頭幾天內, 尿頻現象會依然存在, 你小便的頻率和尿量會比懷孕時還高。 這是因為你的身體要排出懷孕期間體內滯留的額外液體。 幾天後, 你的小便頻率就應該恢復到懷孕前的正常狀態,
Advertisiment
病理性尿頻如果你在排尿時感到疼痛或有燒灼感, 或者儘管有強烈的想排尿的感覺, 但每次只能尿出幾滴, 那你就應該去醫院就診了。 這可能是尿路感染(UTI)的徵兆。 尿路感染是一種在孕婦中十分常見的細菌感染, 如果不加以治療, 可能會導致腎炎或早產, 或兩者都有可能發生。
(1)小便次數增加, 白天解尿超過7次, 晚上解尿超過2次以上, 且解尿間隔在2個小時以內。
(2)伴有尿急、尿痛、發熱、腰痛等現象, 總覺得尿不乾淨。
(3)尿液渾濁, 甚至出現血尿。
(4)出現多渴、多飲、多尿“三多症狀”。
4招緩解孕期尿頻困擾
常做縮肛運動
早孕期開始常做縮肛運動, 這樣可以訓練盆底肌肉的張力有助於控制排尿。 即經常有意識的練習收縮盆腔肛門周圍的肌肉,
Advertisiment
記住在開始鍛煉之前, 要排空膀胱。 如果必要的話, 可以墊上護墊接住遺漏的尿液, 你可以把乾淨的護墊放在隨身攜帶的小包裡。 但小編要提醒孕媽咪, 一定要經常更換護墊, 防止細菌感染。
適量補充水分
許多孕婦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
Advertisiment
避免仰臥位
孕媽咪休息時要注意採取側臥位, 避免仰臥位。 側臥可減輕子宮對於輸尿管的壓迫, 防治腎盂、輸尿管積存尿液而感染。 另外, 專家提醒, 習慣於仰睡的孕媽媽要小心“仰臥位低血壓綜合症”,
Advertisiment
少吃利尿食物
孕媽咪在懷孕的初期及末期, 應該少在晚上吃利尿性的食物, 像是西瓜、蛤利、茯苓、冬瓜、昆布(海帶)、澤瀉(保健食品)、車前草、玉米須等有很好的利尿作用, 就應避免多吃。
小編溫馨提示:雖然說尿頻是孕期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是, 准媽媽們可別因此而忽略了“病理”的徵兆!懷孕後, 由於輸尿管和膀胱的移位, 使尿液積聚在尿路裡, 讓細菌易於繁殖。 如果准媽媽小便時出現疼痛感, 或尿急得難以忍受時, 可能發生了泌尿系統的感染, 此時應趕緊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