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怎樣用藥才安全?

一、 孕早期儘量別用藥

二、 嚴重感染及早用藥, 自限性疾病不一定用藥

三、 儘量首選A、B類藥

當准媽媽們滿心歡喜地發現自己懷孕的時候, 疾病卻可能不期而至。 准媽媽們最擔心的是藥物會不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甚至畸形。 專家表示, 給准媽媽選藥, 其實是一個權衡用藥利和弊的過程。 大多數藥物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危險, 但是也沒有對胎兒絕對安全的藥物。 一般只要選擇得當是不會影響胎兒健康的。

(摘自《大眾醫學》)

用藥是否安全影響因素有三

專家表示, 孕期用藥是否安全, 主要有三個影響因素:

Advertisiment

影響因素一懷孕周數

一般來說, 孕周越小, 胎兒受藥物影響的可能性越大。 在孕早期即懷孕12周以前, 特別是懷孕8周以前, 是胎兒器官分化、形成的關鍵時期, 這時用藥對胎兒影響最大。

影響因素二患病種類

有些疾病如果不用藥治療, 疾病本身給媽媽和胎兒帶來的危險可能遠遠超過藥物的副作用。 比如嚴重的感染、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等疾病要毫不猶豫地治療, 當然在治療時, 應該選擇對寶寶影響盡可能小的藥物。 有些疾病稱作“自限性疾病”, 也就是不治療自己也會逐漸痊癒的疾病, 比如普通的感冒、腹瀉等。 往往採用一些對症處理的措施, 比如多飲水、注意休息等即可。 這類疾病就不一定要用藥了。

影響因素三用藥種類

Advertisiment

1979年,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針對藥物對胎兒的可能影響, 將藥物分為5類, 這個分類目前被全世界廣泛接受和使用:

A類:在婦女中進行的對照研究, 未發現該類藥物對懷孕頭3個月的胎兒有危險, 也沒有證據表明該類藥物對以後幾個月胎兒有危險, 即該類藥對胎兒產生危害的可能性極小。 例如大多數維生素、葡萄糖、生理鹽水即屬此類。

B類:在動物身上做過試驗沒有危害, 但未在孕婦中進行對照性研究;或者動物試驗有危害, 但在懷孕頭3個月作的對照研究未能加以證實。 例如某些抗生素, 如青黴素。

C類:動物和人類都沒有足夠的研究;或動物身上有不良影響, 但是人類沒有對照研究。 大多數藥物都屬於這一類。

Advertisiment

D類:對胎兒有危害, 但是使用時利大於弊, 如卡馬西平。

X類:對胎兒具有明顯的危害, 不利影響超過有利作用。 最著名的就是“反應停(沙利度胺)”。 這類藥物應禁止使用。

醫生在用藥時, 首選A類和B類藥物, C類和D類藥物需要充分權衡利弊, X類藥物一般不會使用。 因此, 孕婦在需要用藥時, 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孕期用藥諮詢醫生最可靠

目前認為, 青黴素是孕期最安全的抗生素。 頭孢類抗生素(有時候也叫先鋒黴素)和紅黴素也是比較安全的。 這些抗生素都屬於B類藥物。 以下就是一些常見藥品的使用禁忌, 請大家務必注意:

四環素類:

包括四環素、土黴素等, 可能造成寶寶出生後牙齒黃染, 所幸目前這種抗生素已經應用很少了。

Advertisiment

氨基糖甙類抗生素:

包括大家熟悉的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 會影響寶寶的聽力、腎臟和腦神經。

喹諾酮類:

包括大家熟悉的氟呱酸和各種名字中帶著“XX沙星”的抗生素, 它們可能影響寶寶關節軟骨的發育。

維生素類藥: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 很多准媽媽們都會服用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複合製劑, 這些藥物總的說來是非常安全的。 但是凡事都要有個度, 這些藥物吃多了也是不好的。

抗病毒藥和抗真菌藥:

也是孕期有時可能用到的藥物。 特別是現在的感冒藥中很多都含有抗病毒的成分。 抗病毒藥物一般的機制是作用於RNA和DNA, 影響病毒的複製, 所以理論上抗病毒藥物對寶寶的發育影響應該是比較大的。 比如現在已經知道,

Advertisiment
“病毒唑”就可能使寶寶四肢畸形。

強心劑:

一般來說比較安全。

降壓藥:

鈣離子拮抗劑是安全的。 還有一種降壓藥叫做“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 藥名中帶“XX普利”的就是這種藥, 它對成年人降壓的效果非常好, 但是會造成寶寶腎、肺畸形甚至死亡, 懷孕的時候禁止使用。

降糖藥:

有些准媽媽懷孕期間會出現妊娠期糖尿病, 有些懷孕以前就有糖尿病, 這時醫生會把別的降糖藥停掉, 改用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是最安全, 也是最有效的。

解熱鎮痛藥:

屬於“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 一般不要使用。

大家要牢記一點, 懷孕時用藥一定不要自作主張, 及時找醫生諮詢才是最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