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膽囊炎多數是由於膽囊結石而引起的, 婦女懷孕後, 其血液和膽汁中的膽固醇增高, 加之膽囊排空遲緩, 且膽固醇與膽鹽的比例改變, 易導致膽固醇沉積而形成結石。
膽囊炎可發生於妊娠的任何階段, 多見於妊娠晚期和產褥期。 懷孕前常因消化不良而被誤認為"胃炎"或"胃潰瘍"發作。 且妊娠期膽囊炎的表現與非孕期並無不同,
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黃疸(有的則沒有)、白細胞升高、膽囊部位有壓痛, 還有放射性疼痛等。
急性膽囊炎診斷並不困難, 必須與重度子癇前期、急性闌尾炎和其他急腹症相鑒別。
Advertisiment
妊娠期因子宮增大, 手術區暴露不良, 一般不宜手術。 如果經內科處理後, 症狀仍不見改善, 出現反復膽絞痛, 有膽囊穿孔或彌漫性腹膜炎等徵兆時, 應及時做手術處理。
Advertisiment
當膽囊有炎症時, 食物攝入不當, 會使病情加重。 孕婦患有膽囊炎時, 在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蛋白質、糖類和維生素的供給要充足。 這不僅能滿足人體的需要, 而且可以修復由膽囊炎造成的肝損害。
(2)少食多餐, 以減輕膽囊的負擔。
(3)在發病時應選擇精細少渣的食物, 以避免多渣食物對膽囊的剌激。
(4)忌油膩食品, 可適當食用植物油。
(5)忌剌激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