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想補補,到底吃什麼好?

孕期保健一直是孕媽媽熱衷討論的話題, 特別是在飲食方面。 為了胎寶寶能夠健康成長, 孕媽媽總是特別在意孕期的飲食, 那麼, 孕期到底吃什麼好呢?

孕早期(懷孕前3個月)

在懷孕的前3個月, 孕媽媽可能會被妊娠反應所困擾。 噁心、嘔吐、食欲不振, 很難保證營養元素的攝入。 因此這個階段, 孕媽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 比如稍帶酸味的櫻桃、楊梅、橘子等可以緩解孕吐。

這個階段的孕媽媽要注意日常平衡膳食, 不要挑食, 保證每日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均衡攝入, 多補充豆製品類、雞肉、魚肉、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Advertisiment
以保證足夠的營養攝入, 滿足胎寶寶發育所需的營養。

除了這些之外, 還要注意補充一些葉酸。 懷孕前3個月是胎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黃金期, 葉酸不足將會干擾其正常發育, 而且孕媽媽缺乏葉酸也容易引起貧血、流產等, 因此要重點補充。 綠色蔬菜(花椰菜、菠菜與蘆筍等)、豆類食物、動物肝臟、瘦肉、魚、蛋等都含有豐富的葉酸。

孕中期(懷孕4-7個月)這個階段, 大部分孕媽媽的妊娠反應有所好轉, 食欲增加。 而胎寶寶在這個階段中生長發育快, 所需的營養物質也會增加。 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維生素, 礦物質的量要適當增加。

孕中期, 孕媽媽身體中的血容量急劇上漲, 再加上胎寶寶進一步成長會從母體中汲取大量的鐵元素,

Advertisiment
極易造成孕媽媽貧血。 所以孕媽媽在這一時期要加強鐵元素的攝入, 避免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紅肉(牛肉、豬肉與羊肉)、菠菜及黑芝麻等都含有豐富的鐵元素。

孕晚期(懷孕8-10個月)孕媽媽到了孕晚期, 一定要注意膳食合理搭配, 做到“粗細糧搭配, 葷素菜搭配”。 細糧、粗糧、大豆類及其製品、動物性食品及蔬菜、水果等合理搭配做到食物多樣化, 以擴大營養元素的來源。 如果孕媽媽下肢出現浮腫現象, 則應注意低鹽飲食, 多吃鯽魚、鯉魚、蘿蔔和冬瓜等食物, 有助於緩解水腫症狀。

孕媽媽還需要注意補鈣, 孕晚期鈣的需要量會明顯增加, 除了奶類及乳製品外, 還可以適當補充鈣劑, 多曬曬太陽或補充維生素D製劑, 促進鈣的吸收。

Advertisiment
另外, 孕媽媽還需攝入充足的維生素, 尤其是維生素B1。 如果缺乏維生素B1, 容易引起嘔吐、倦怠等症狀, 在分娩時子宮會收縮乏力, 導致產程延緩。

很多孕媽媽在懷孕初期會擔心寶寶營養不夠, 發育不好, 想要再補充一些額外的營養。 許多孕媽媽都打起了保健品的主意, 那麼孕媽媽到底能不能吃保健品呢?

孕期能吃保健品嗎?正常情況下, 如果孕媽媽平時均衡飲食, 攝入的營養足夠滿足自己和胎寶寶的需求的話, 就不需要額外服用保健品了。 過量補充反而造成營養過剩, 會損害肝臟和腎臟, 不僅對自身沒有益處, 還會影響到胎寶寶的正常發育, 容易引發畸形兒, 先天性疾病兒等。

如果孕媽媽因為孕吐食欲不佳、身體素質差、慢性疾病等原因,

Advertisiment
平時攝入的營養不能滿足自己和胎寶寶的需求, 就需要在不同的孕周補充一些對應的保健品, 來補充營養、增強體力和抵抗力了。 具體需要補充的保健品最好諮詢醫生, 並且不要擅自添加劑量。

孕期吃保健品對寶寶有影響嗎? 正確補充保健品效果好

孕媽媽在缺乏營養的情況下, 根據孕期各個階段所缺的營養成分補充保健品, 可以補充所需的營養, 增強抵抗力, 使胎寶寶發育得更好。

警惕盲目補充保健品

相反, 如果孕媽媽不考慮自身營養狀況, 盲目進補, 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有資料顯示, 孕媽媽如果每天服用超過一萬單位的維生素A, 則有可能造成胎寶寶畸形、智障等。 如果每天服用超過15毫克的維生素D,

Advertisiment
容易造成孕媽媽軟組織鈣化。 如果每天服用超過45毫克的鋅, 容易造成早產。

警惕同時服用多種保健品

近年來, 在孕媽媽中比較流行的複合維生素、媽咪奶粉和各種維生素製劑, 很多孕媽媽都服用過。 然而如果同時服用這些保健品, 很容易會導致孕媽媽營養過剩,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超標攝入, 影響胎寶寶的發育, 造成流產、早產、胎兒畸形等嚴重後果。

懷孕期間最重要的莫過於孕媽媽的健康了, 但也不要過分擔心。 很多孕媽媽認為保健品中已經包括了所需的營養素了, 就只吃保健品而忽略了日常的飲食。 實際上, 對於孕媽媽來說, 最好的補充營養的方式應該是從日常的飲食中去攝取, 均衡的飲食才有助於營養的補充。

均衡的飲食才有助於營養的補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