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中獎”無誤後, 准媽咪們開始了領獎九九八十一重考驗的開始。 產檢就是孕期長征路上必不可少的“雪山和草地”。 為了腹中孩子, 准媽們最好事先把孕期注意事項之產檢項目牢記於心。
第12周 第一次正式產檢·領取“孕婦健康手冊”·做各項基本檢查
每位准媽媽在孕期第12周時, 都正式開始進行第1次產檢。 由於此時已經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 一般醫院會給媽媽們辦理“孕婦健康手冊”。 日後醫師為每位准媽媽做各項產檢時, 也會依據手冊內記載的產檢專案分別進行並做記錄。
檢查項目主要包括:1. 量體重和血壓;2. 進行問診;3. 聽寶寶心跳: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4.驗尿:主要是驗准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13~16周 第二次產檢·唐氏症篩檢·施行羊膜穿刺
從第二次產檢開始, 准媽媽每次必須做基本的例行檢查,
Advertisiment
17~20周 第三次產檢·詳細超音波檢查·可看出胎兒性別·首次胎動·假性宮縮的出現
准媽媽在孕期20周做超聲波檢查, 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問題。 醫生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 准媽媽在16周時, 已可看出胎兒性別, 但在20周時, 準確率更高。 至於最令准媽媽期待的首次胎動, 第1胎約在18~20周出現;第2胎則在16~18周會感覺到。
Advertisiment
21~24周 第四次產檢·妊娠糖尿病篩檢
大部分妊娠糖尿病的篩檢, 是在孕期第24周做。 先抽取准媽媽的血液樣本, 來做一項耐糖試驗, 此時准媽媽不需要禁食。 喝下50克的糖水, 等1小時後, 再進行抽血, 當結果出來後, 血液指數若在140以下, 即屬正常;指數若為140以上, 就要懷疑是否有妊娠糖尿病, 需要再回醫院做第二次抽血。 此次要先空腹8小時後, 再進行抽血, 然後喝下100克的糖水, 1小時後抽1次血, 2小時後再抽1次, 3小時後再抽1次, 總共要抽4次血。 只要有2次以上指數高於標準值的話, 即代表准媽媽有妊娠糖尿病。
Advertisiment
25~28周 第五次產檢·乙型肝炎抗原·梅毒血清試驗·德國麻疹
此階段最重要是為准媽媽抽血檢查乙型肝炎, 目的是要檢視准媽媽本身是否帶原或已感染到乙型肝炎, 如果准媽媽的乙型肝炎兩項檢驗皆呈陽性反應, 一定要讓醫生知道, 才能在准媽媽生下胎兒24小時內, 為新生兒注射疫苗, 以免讓新生兒遭受感染。 此外, 要再次確認准媽媽前次所做的梅毒反應, 是呈陽性還是陰性反應, 如此方能在胎兒未出生前, 即為准媽媽徹底治療梅毒。 至於德國麻疹方面, 准媽媽除了要抽血檢驗, 是否曾於懷孕前注射過德國麻疹疫苗, 一旦注射過者,檢驗結果會呈陽性反應。在此特別提醒曾注射過德國麻疹疫苗的女性,由於是將活菌注射於體內,所以,最好在注射後3~6個月內不要懷孕,因為可能會對胎兒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如果准媽媽擔心的話,可事前做羊水篩檢、高層次超聲波檢查等,以降低胎兒畸形的可能性。
29~32周 第6次產檢·下肢水腫·子癇前症的發生·預防早產
在孕期28周以後,醫師要陸續為准媽媽檢查是否有水腫現象。因為准媽媽的子宮,此時已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會壓迫到靜脈回流,所以,靜脈回流不好的孕婦,此階段較易出現下肢水腫現象。准媽媽如何自我檢視水腫呢?可將大拇指壓在小腿脛骨處,當壓下後,皮膚會明顯地凹下去,而不會很快地恢復,即表示有水腫現象。此外,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孕婦的水腫現象會日益明顯。准媽媽若要預防水腫的發生,平時可穿著彈性襪,睡覺時將雙腳抬高,並以左側位躺。 由於大部分的子癇前症,會在孕期28周以後發生。醫生通常依據准媽媽測量血壓所得到的數值作為依據,如果測量結果發現准媽媽的血壓偏高,又出現蛋白尿、全身水腫等情況時,准媽媽須多加留意,以免有子癇前症的危險。所以,准媽媽在懷孕後期,針對血壓、蛋白尿、尿糖所做的檢查非常重要。 另外,准媽媽在37周前,要特別預防早產的發生,如果陣痛超過30分鐘以上且持續增加,又合併有陰☆禁☆道出血或出水現象時,一定要立即送醫院檢查。
33~35周 第七次產檢·超聲波檢查·評估胎兒體重
從30周以後,孕婦的產檢是每2周檢查1次。到了孕期34周時,建議准媽媽做一次詳細的超聲波檢查,以評估胎兒當時的體重及發育狀況(例如:罹患子癇前症的胎兒,看起來都會較為嬌小),並預估胎兒至足月生產時的重量。 一旦發現胎兒體重不足,准媽媽就應多補充一些營養素;若發現胎兒過重,准媽媽在飲食上就要稍加控制,以免日後需要剖宮生產,或在生產過程中出現胎兒難產情形。
36周 第8次產檢·為生產事宜做準備·減少性☆禁☆生☆禁☆活次數·注意性☆禁☆愛姿勢
從36周開始,准媽媽愈來愈接近生產日期,此時所做的產檢,以每週檢查1次為原則,並持續監視胎兒的狀態。此階段的准媽媽,可開始準備一些生產用的東西,以免生產當天太過匆忙,變得手忙腳亂。由於此時已屬懷孕後期,為了避孕早產的發生,准媽媽宜減少性☆禁☆生☆禁☆活次數,並注意性☆禁☆愛姿勢。
37周 第9次檢查·注意胎動
由於胎動愈來愈頻繁,准媽媽宜隨時注意胎兒及自身的情況,以免胎兒提前出生。
38~42周 第10次產檢·胎位固定·胎頭下來·準備生產·考慮催生
從38周開始,胎位開始固定,胎頭已經下來,並卡在骨盆腔內,此時准媽媽應有隨時準備生產的心理。有的准媽媽到了42周以後,仍沒有生產跡象,就應考慮讓醫師使用催產素。
專家建議,懷孕女性一定要按時做產檢專案,並對孕檢注意事項了然於心,為日後胎兒順利產出做好準備。不可因人為疏忽或刻意不來,而影響自身及胎兒的安危。
一旦注射過者,檢驗結果會呈陽性反應。在此特別提醒曾注射過德國麻疹疫苗的女性,由於是將活菌注射於體內,所以,最好在注射後3~6個月內不要懷孕,因為可能會對胎兒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如果准媽媽擔心的話,可事前做羊水篩檢、高層次超聲波檢查等,以降低胎兒畸形的可能性。
29~32周 第6次產檢·下肢水腫·子癇前症的發生·預防早產
在孕期28周以後,醫師要陸續為准媽媽檢查是否有水腫現象。因為准媽媽的子宮,此時已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會壓迫到靜脈回流,所以,靜脈回流不好的孕婦,此階段較易出現下肢水腫現象。准媽媽如何自我檢視水腫呢?可將大拇指壓在小腿脛骨處,當壓下後,皮膚會明顯地凹下去,而不會很快地恢復,即表示有水腫現象。此外,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孕婦的水腫現象會日益明顯。准媽媽若要預防水腫的發生,平時可穿著彈性襪,睡覺時將雙腳抬高,並以左側位躺。 由於大部分的子癇前症,會在孕期28周以後發生。醫生通常依據准媽媽測量血壓所得到的數值作為依據,如果測量結果發現准媽媽的血壓偏高,又出現蛋白尿、全身水腫等情況時,准媽媽須多加留意,以免有子癇前症的危險。所以,准媽媽在懷孕後期,針對血壓、蛋白尿、尿糖所做的檢查非常重要。 另外,准媽媽在37周前,要特別預防早產的發生,如果陣痛超過30分鐘以上且持續增加,又合併有陰☆禁☆道出血或出水現象時,一定要立即送醫院檢查。
33~35周 第七次產檢·超聲波檢查·評估胎兒體重
從30周以後,孕婦的產檢是每2周檢查1次。到了孕期34周時,建議准媽媽做一次詳細的超聲波檢查,以評估胎兒當時的體重及發育狀況(例如:罹患子癇前症的胎兒,看起來都會較為嬌小),並預估胎兒至足月生產時的重量。 一旦發現胎兒體重不足,准媽媽就應多補充一些營養素;若發現胎兒過重,准媽媽在飲食上就要稍加控制,以免日後需要剖宮生產,或在生產過程中出現胎兒難產情形。
36周 第8次產檢·為生產事宜做準備·減少性☆禁☆生☆禁☆活次數·注意性☆禁☆愛姿勢
從36周開始,准媽媽愈來愈接近生產日期,此時所做的產檢,以每週檢查1次為原則,並持續監視胎兒的狀態。此階段的准媽媽,可開始準備一些生產用的東西,以免生產當天太過匆忙,變得手忙腳亂。由於此時已屬懷孕後期,為了避孕早產的發生,准媽媽宜減少性☆禁☆生☆禁☆活次數,並注意性☆禁☆愛姿勢。
37周 第9次檢查·注意胎動
由於胎動愈來愈頻繁,准媽媽宜隨時注意胎兒及自身的情況,以免胎兒提前出生。
38~42周 第10次產檢·胎位固定·胎頭下來·準備生產·考慮催生
從38周開始,胎位開始固定,胎頭已經下來,並卡在骨盆腔內,此時准媽媽應有隨時準備生產的心理。有的准媽媽到了42周以後,仍沒有生產跡象,就應考慮讓醫師使用催產素。
專家建議,懷孕女性一定要按時做產檢專案,並對孕檢注意事項了然於心,為日後胎兒順利產出做好準備。不可因人為疏忽或刻意不來,而影響自身及胎兒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