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潛伏的梅毒是無形的胎兒殺手

孕期患潛伏梅毒, 胎兒能留嗎?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一般提起性病, 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下面”的問題:那個地方紅腫、疼痛、瘙癢不已, 或是破潰、長東西。 總之, 就是出現和平常不一樣的異狀了。

孕期梅毒

上世紀90年代初, 阿文與同村的飛哥, 在熙熙攘攘的南下打工潮中, 一同來到城裡闖天下。 初來乍到, 又沒有什麼一技之長, 他們只能在工廠做著最粗重的體力活, 拿著微薄的工資, 過著清苦的生活。 即使是新生命降臨的時候, 他們也沒能力讓他延續下去。 當初, 阿文是多麼不情願地走上手術臺,

Advertisiment
淚水沾滿了面頰, 為夭折的親骨肉, 也為無奈的生活……

一晃七年過去, 幾經迂回曲折, 飛哥回鄉辦起了頗具規模的食品加工廠, 小倆口的生活逐漸走上康莊大道, 而代價卻是, 阿文又為飛哥打了三次胎。 上兩個月, 阿文發現自己又懷孕了, 孩子總算可以留下來了, 她不由得暗暗欣喜。 鑒於過去豐富的懷孕經驗, 阿文覺得生孩子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只要好好休息就行。 事實上, 直至懷胎第八個月, 她的妊娠也的確順利得很, 甚至連早孕反應也不怎麼明顯。

可是, 前幾天, 她去醫院產檢。 醫生拿著剛送回來的檢查化驗單, 又為她仔細體檢後, 突然一臉嚴肅地問她一些諸如“以前‘下面’有沒有爛過?長過東西沒?身上其他地方有起皮疹嗎”之類的奇怪問題。

Advertisiment
她茫然地搖搖頭, 表示沒有。 萬沒想到, 醫生竟鄭重其事地宣佈, 她患上了潛伏梅毒。 接著, 醫生又補充解釋道, 妊娠期患潛伏梅毒, 儘管臨床症狀輕微, 甚至基本沒症狀, 但梅毒極可能已傳播給胎兒, 因此不排除胎兒畸形、流產、死胎的可能, 故建議引產治療。

飛來橫禍, 阿文的淚水終於忍不住決堤而出。 她委實不明白, 自己到底是怎樣染上這該死的梅毒的?怎麼事前一點徵兆都沒有?經歷過四次慘痛的懷胎失敗, 再拿掉這個孩子, 以後還能不能再懷上?……阿文矛盾極了。

梅毒主要是通過不潔性☆禁☆交傳播。 事實上, 梅毒還可以經由輸血, 或通過胎盤由孕母傳給胎兒(阿文就屬於這種情況)。

梅毒還有個名字叫“楊梅瘡”,

Advertisiment
這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梅毒早期皮膚黏膜損害的特徵。 但在臨床實際中, 我們注意到, 有時該病血清學檢測明明呈陽性, 外觀的皮膚黏膜卻可以沒有任何異常。 我們把這種有感染史, 卻無任何陽性症狀和體征, 但梅毒血清為陽性的梅毒, 稱為潛伏梅毒。 病變分期以兩年為界, 低於兩年的稱為早期梅毒;反之, 為晚期梅毒;但臨床有部分病人, 感染時間不明確, 屬於潛伏梅毒。

為何潛伏梅毒不出現梅毒常見的臨床症狀?我們發現, 當機體免疫力較強, 或患者接受過不規則的驅梅治療, 或因其他疾病使用過抗菌藥物等, 使梅毒螺旋體暫時受抑時, 潛伏梅毒可不出現症狀。 但疾病不發作並不意味著病原體就被消滅了,

Advertisiment
恰恰相反, 潛伏梅毒的危害往往就在於它的這種隱匿性使人掉以輕心, 防不勝防。 尤其是感染發生在孕期時, 病原體經由胎盤到達胎兒, 更可能導致胎兒畸形、流產, 乃至胎死腹中, 危害極大。 孕期胎兒感染梅毒, 常發生在孕四個月左右, 這是因為, 此時, 一方面胎盤的運輸、交換等功能逐漸增強, 另一方面, 胎盤中某些屏障細胞(如絨毛膜內層的滋養層細胞)卻慢慢退化, 胎盤屏障的保護作用相對削弱, 孕婦血中的梅毒螺旋體乘虛入侵胎兒所致。 當然, 梅毒的傳染性也不能一概而論, 研究表明, 孕婦患早期梅毒時傳染性較大, 而晚期梅毒, 尤其是病史超過五年的, 由於母體免疫力的影響, 梅毒螺旋體侵襲力減弱, 胎兒受感染的概率就小得多。
Advertisiment

孕期潛伏梅毒必須接受規則的驅梅治療, 以確保母嬰安全。 通常需在懷孕的頭三個月進行一個療程的驅梅治療, 以期把梅毒螺旋體“扼殺於搖籃中”;為鞏固療效, 及至分娩前三個月再進行另一個療程的驅梅治療。 最簡單、經濟、有效的抗梅毒藥物就是普魯卡因青黴素(若患者對青黴素過敏, 可改為紅黴素), 每天肌肉注射一次, 連續10~15天為一個療程。 顯而易見, 阿文已經錯過了驅梅的最佳時機, 因此, 胎兒的不安全係數相對增加。

除了積極進行驅梅的補救治療外, 首先應該明確胎兒是否已感染梅毒螺旋體。 常用的方法是抽取臍帶血, 進行梅毒相關實驗室檢查。 若檢測結果呈陽性, 說明感染已發生。 下一步要再通過B超、抽取羊水等方法, 觀察胎兒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有沒出現畸形。

小編總結:綜合上述各種因素及個人意願後,才能決定胎兒的去留。無論如何,患潛伏梅毒生育風險仍偏高,故對於該類孕婦決定是否保留胎兒,必須慎重考慮。

觀察胎兒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有沒出現畸形。

小編總結:綜合上述各種因素及個人意願後,才能決定胎兒的去留。無論如何,患潛伏梅毒生育風險仍偏高,故對於該類孕婦決定是否保留胎兒,必須慎重考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