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飲食內容豐富又誘人, 如何從中選擇好吃又健康的食物、避開有害且不營養的食物, 成為孕媽媽必須瞭解的基本常識。
合理的營養攝入, 是孕媽媽補充身體能量的重要途徑。 然而, 如果飲食的方法不正確, 如偏重某類食物常吃高熱量、高糖、高鹽、高油脂等食物, 非但無法幫助維持孕媽媽的健康狀態, 還可能危害胎兒生長發育。
現代飲食內容豐富又誘人, 如何從中選擇好吃又健康的食物、避開有害且不營養的食物, 成為孕媽媽必須瞭解的基本常識。
高熱量增加有技巧
很多孕媽媽從一開始懷孕就不停地補充高熱量的食物,
Advertisiment
標準的一碗白米飯即280千卡, 而懷孕需要營養, 光吃白米飯還不夠, 建議半碗飯搭幾塊肉, 大概就有300千卡, 再把這些要增加的食物平均到午餐和晚餐中即可。
孕媽媽還應該食用一些全穀(如糙米)、根莖類食物, 不但能適當補充熱量, 還能吸收到豐富的維生素B群, 對於母體和胎兒的發展都有幫助。 然而, 由於孕媽媽較容易有饑餓感, 最好在兩餐之間能夠以蔬菜、水果或牛奶作為點心,
Advertisiment
高糖分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到了懷孕中期, 有的胎兒體形偏小, 醫師會建議多補充熱量, 因此很多孕媽媽喜歡飲用甘蔗汁等飲品。 甘蔗汁甜度高, 屬於高糖分、高熱量飲品;進入母體後, 胎兒也能很快地通過胎盤吸收, 或多或少對發育有幫助, 但需注意量的控制。 此外, 不少准媽媽愛吃甜食, 無形中更讓自己處於高糖分的危險之下。 一旦糖分攝取過多, 可能促使體內血糖上升, 若加上胰島素分泌不足, 將會造成健康問題。
當人體進行糖分的代謝作用時, 需要維生素B族的協助。 因此體內糖分越高, 維生素B族就被消耗得越快。
Advertisiment
高鹽分增加孕媽媽水腫狀況
如今, 職業孕媽媽外出就餐的比率相當高。 其實, 外出就餐會有很多添加物。 高鹽分幾乎無法避免, 因此一天下來總會攝取過量的鈉。 懷孕後期的孕媽媽本來就容易水腫, 如果長期食用高鹽飲食, 水腫情況會更早出現或是變得更加嚴重和不適。 每人每天的標準鹽分攝取量為6克(2400毫克的鈉離子);而這對於孕媽媽來說, 同樣也適用。 孕媽媽不必刻意減鹽, 只要依正常的烹飪方式, 適量飲食即可。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點心的選擇, 市售的餅乾大多鹽分偏高, 尤其是某些鹹鹹甜甜的餅乾, 一片接一片很好入口, 卻忽略可能有過多的鹽分藏在糖分之下,
Advertisiment
高油脂易導致腸胃不適
隨著孕媽媽肚子慢慢變大, 到孕中、後期會擠壓到胃的容量, 促使胃的排空速度較慢。 而高油脂的食物不易消化, 會導致食物停留在胃中的時間較長, 也會影響到胃的排空速度。 兩者加起來, 容易讓孕媽媽有胃脹不適的感覺, 有的還可能出現孕吐。 因此, 慎選食物種類, 對於孕媽媽減緩不適很有幫助。 外出就餐的孕媽媽應避免食用外觀看起來油亮的菜肴, 如先過油的茄子、燒烤及油炸食物等。 如果情況允許, 建議在家自行烹調, 可針對自身需求調整油量和口味, 吃得更清爽。
懷孕中、後期是胎兒迅速發育及增重的時期, 對營養需求相應更多, 膳食應多樣化, 營養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