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能補牙嗎

很多父母認為在寶寶的牙齒萌出後, 每天給他清潔口腔, 寶寶就不會長齲齒了。 不過, 張思萊醫師建議在寶寶出生之後, 爸爸媽媽就要開始維護寶寶的口腔健康了。

可具體要怎麼做呢?別著急, 張醫師會告訴你。

寶寶出生後, 爸爸媽媽要用消毒好的棉簽, 蘸著清水在每天早晨和臨睡前輕輕擦拭寶寶口腔的牙齦、頰部和舌面。 這樣做, 一方面起到按摩作用, 另一方面能夠清潔口腔。 要知道, 舌苔也是大量細菌的滋生地。

一般來說, 寶寶在6個月左右長牙。 為了讓寶寶的牙齒更好地萌出, 也為了鍛煉牙齦的堅固性,

Advertisiment
滿足寶寶對咬和咀嚼的需求, 在這一階段可以給他買個磨牙棒。 需要爸爸媽媽注意的是, 當寶寶啃咬磨牙棒時, 家長一定要守在旁邊, 以防磨牙棒被他咬斷, 誤食後發生意外。

當寶寶的乳牙開始萌出, 在日常的生活中, 更要從各個方面做好防護, 以杜絕發生嬰幼兒早期齲齒:

每次喂完奶後, 一定要再喂一些白開水, 其目的是清洗口腔和牙齒。 因為殘留的奶液是細菌最好的培養皿, 尤其是配方奶粉和甜食中的糖類會被細菌分解產酸, 腐蝕牙齒形成齲齒。

產生嬰幼兒齲齒主要的致病菌是變形鏈球菌, 而嬰幼兒口腔中的變形鏈球菌主要源自母親或其他看護人。 嬰幼兒出現早期齲齒不但可以破壞乳牙的結構,

Advertisiment
影響咀嚼和進食, 造成寶寶營養不良乃至影響寶寶全身的生長發育, 還會影響寶寶的頜骨發育。 嚴重的齲齒還會影響乳牙下面繼承恒牙的發育和萌出, 導致恒牙排列不齊。 尤其是患有嚴重的齲齒時, 變形鏈球菌可以進入血液中, 影響心臟和腎臟等器官。 因此, 齲齒以及齲齒所造成的後果, 不但有損寶寶的健康和容貌, 而且還會影響寶寶語言的發育, 這些嚴重的後果往往還會在寶寶懂事以後影響寶寶的心理發育。

絕不允許寶寶躺著吃奶。 寶寶長牙後, 要讓他使用鴨嘴杯練習喝水, 為以後早日戒掉奶瓶餵養做好準備。 同時, 這樣做還能很好地避免出現牙齒反咬合、頜骨發育異常以及對顳下頜關節產生不良影響。

Advertisiment
寶寶的餐具專人專用, 嚴禁與大人合用同一套進食餐具, 防止成人的口腔細菌傳給他。

要求清潔雙手後, 每天一次用手指纏上消好毒的濕潤紗布, 輕輕按摩寶寶的牙齒、牙齦和舌面, 幫助寶寶進行口腔和牙齒的清潔護理。 在給寶寶做口腔清潔護理時, 爸爸媽媽可以用一隻手固定寶寶的頭部, 在另一隻手的手指纏上濕潤紗布輕輕按摩和清潔牙齒, 以防寶寶不配合。

準備兩個不銹鋼的飯盒, 並去藥房買了一大包棉紗布, 動手做足量的敷料條, 碼在一個飯盒裡, 然後將飯盒蓋扣好, 放在家用的高壓鍋中消毒20分鐘, 準備清潔牙齒和口腔時用。 另一個飯盒準備存放用過的且洗淨曬乾疊好的敷料條, 滿盒後再消毒, 以備使用。

Advertisiment

禁止嘴對嘴地親吻寶寶。 此外, 爸爸媽媽或其他照料者也要注意3~6個月做一次口腔清潔護理, 若出現齲齒能夠及時處理;日常生活中也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在寶寶1歲之前, 爸爸媽媽最好帶他去醫院做人生的第一次口腔保健, 其目的是做氟狀況的評估、牙科檢查、牙科的健康諮詢以及讓寶寶熟悉牙科的就診環境, 避免和減少將來對牙科就診與治療產生恐懼。

寶寶1歲之後, 爸爸媽媽可選擇嬰幼兒專用牙刷和牙膏, 更加專業、有效地為寶寶清潔口腔, 從小培養寶寶勤刷牙漱口的好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