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超聲波檢查不只是排畸

孕期超聲波檢查報告單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胎囊、胎頭、胎心、胎動、胎盤、股骨、羊水和脊柱。

胎囊:只在懷孕早期見到。 妊娠6周左右, 胎囊直徑約2釐米, 妊娠10周時, 胎囊直徑約5釐米時屬於正常大小。 胎囊位置在子宮底部、前壁、後壁、上部、中部都屬正常。 胎囊呈圓形、橢圓形且圖像清晰時為正常。 妊娠6周仍無胎囊或胎囊內不見胎兒、胎囊大於16毫米時仍不見胎兒, 都屬異常。 若顯示胎囊為不規則形、模糊, 且位置在子宮下部, 孕婦同時伴有腹痛、陰☆禁☆道流血等症狀時, 往往提示可能會發生流產。

胎頭:輪廓完整,

Advertisiment
腦中線無移位以及無腦積水為正常;有缺損、變形時為異常。 胎頭雙頂徑(BPD)是胎兒雙側頂骨隆起之間的徑線, 常作為推算胎兒大小的指標之一。 按一般規律, 妊娠3個月時, 雙頂徑小於3釐米, 在妊娠5個月以後, 基本與懷孕月份相符, 也就是說, 妊娠7個月時胎頭雙頂徑約為7釐米, 妊娠8個月時約為8釐米, 依此類推, 妊娠足月時應達到9.3釐米或以上。 妊娠8個月以後, 平均每週增長約為0.2釐米為正常。 胎頭過大過小都屬異常。

胎心:可以觀察到許多先天性心臟結構問題。 正常頻率為每分鐘120~160次。 胎心強而有力為正常, 而胎心弱甚至不能聽到胎心則為異常。

胎動:是胎兒在宮內活動時衝擊宮壁的徵象。 妊娠中期羊水量相對多, 胎動活躍, 至妊娠末期羊水量減少,

Advertisiment
胎兒增大, 胎兒活動相對受限, 尤其在38周以後胎動常減少, 胎動最少每小時不低於3~5次。 胎動是胎兒生命的象徵, 若胎動次數減少甚至消失, 提示胎兒生命危險。

胎盤:正常厚度應在2.5~5釐米。 胎盤鈣化的分級, 一般分為Ⅲ級:Ⅰ級表示胎盤成熟的早期階段, 回聲均勻, 在妊娠30~32周可見到此種變化;Ⅱ級表示胎盤接近成熟;Ⅲ級提示胎盤已經成熟。

股骨長度:是胎兒大腿骨的長度, 它的正常值與相應的懷孕月份的胎兒雙頂徑(BPD)值差2釐米左右。 例如雙頂徑為9.3釐米, 股骨長度應為7.3釐米;雙頂徑為8.9釐米, 股骨長度應為6.9釐米, 依此類推。

羊水:以羊水指數(AFI)作為測量標準。 羊水指數小於或等於8釐米為羊水過少, 大於或等於24釐米為羊水過多。

Advertisiment

脊柱:胎兒脊柱連續為正常, 有缺損則提示有異常。

臍帶:正常情況下, 臍帶應漂浮在羊水中, 如在胎兒頸部見到臍帶影像, 就應考慮臍帶繞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