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越變越醜是怎麼回事?

進入了孕育期, 很多媽媽發現自己變醜了, 身材是百分百一定會走樣, 其他還有變黑、長粉刺、痤瘡等等, 導致孕婦妊娠期容貌改變的“總指揮”正是體內的激素。 孕媽會擔心生完寶寶後這些問題會消失麼?

雄激素VS痤瘡

痤瘡又叫粉刺, 多見於15~30歲的年輕人, 由於妊娠期的特殊生理變化(例如, 孕婦雄激素分泌增加, 皮脂增多;孕婦免疫力下降, 容易併發感染;部分孕婦情緒不穩定, 攝入過多動物性食品, 刺激皮脂分泌等), 可能加重痤瘡的發生和發展, 故痤瘡也常見於孕婦。

孕期支招:

1.油性皮膚者, 每天至少用中性肥皂洗臉三次,

Advertisiment
以減少面部的油脂積蓄, 其中硫磺肥皂最好, 普通肥皂也行, 香皂及酸性肥皂則不太適宜。

2.千萬不要用手擠壓粉刺, 否則可能造成毛囊口擴大, 皮膚粗糙。

3.為減少對面部的刺激, 洗頭時, 儘量使用中性發液, 洗淨後應避免濕發覆蓋在臉上。

4.注意飲食, 多吃蔬果, 少吃油脂。 糖類、吸煙、飲酒易誘發粉刺的形成, 應加以節制。

此外, 孕期水腫在孕婦中也很常見。 一般來說, 小腿、踝部的水腫, 如果經過一夜的睡眠, 清晨水腫能夠消失的, 就不必過於擔心。 若休息之後, 水腫仍不見消失, 甚至發展到大腿、腹壁、外☆禁☆陰或者全身, 那就必須提高警惕, 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以明確病因, 及時診治。

靜脈曲張是孕婦另一常見的皮膚外觀變化。

Advertisiment
它一般發生在妊娠晚期, 由於妊娠子宮壓迫腹腔, 下肢及盆腔靜脈回流受阻, 在下肢、會陰等部位, 可以看到彎曲、凸起的靜脈血管, 有時呈蚯蚓狀。 病變局部可有酸脹和疼痛感, 常合併下肢浮腫。 出現靜脈曲張時, 孕婦應適當減輕工作, 避免長時間站立, 睡眠時, 可將下肢抬高, 或穿彈力襪及使用彈力繃帶。

促黑素細胞激素VS色素沉著

妊娠期, 垂體分泌促黑素細胞激素增加, 使黑色素產生過多, 加之雌孕激素分泌大增, 促進黑色素的合成、轉運及分泌, 導致孕婦乳☆禁☆頭、乳暈、腹白線、外☆禁☆陰等處出現色素沉著, 顴面部、眶周、前額、上唇和鼻部等部位尤為明顯, 呈蝴蝶狀, 俗稱黃褐斑。 正常情況下, 妊娠斑在生產後3~6個月內可自然消退。

Advertisiment

孕期支招:

1.減少陽光照射:日光照射可使妊娠斑加重, 因此, 夏日外出時應戴遮陽帽(傘), 避免陽光直射皮膚表層。

2.正確沐浴:沐浴時, 堅持用冷熱水交替沖洗相應部位, 促進患部血液迴圈, 沐浴後塗上保護油脂。 此法還有預防作用, 可在妊娠斑未長出之前使用。

3.補充維生素: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番茄、柑橘、草莓、蔬菜等), 及富含維生素B6的牛奶及乳製品。

4.皮膚按摩:對皮膚進行適當按摩, 增加皮膚彈性, 有利於肌膚承受孕期的種種變化。

糖皮質激素VS妊娠紋

妊娠期, 腎上腺皮質分泌糖皮質激素增多, 使皮膚彈力纖維蛋白易於分解、變性。 並且隨著妊娠子宮的逐漸增大, 腹壁皮膚張力加大, 導致皮膚彈力纖維斷裂, 透出皮下血管的顏色,

Advertisiment
形成妊娠紋(即外觀上呈現的多量紫色或淡紅色不規則的條紋狀萎縮斑, 見於初產婦)。 妊娠紋一般發生在孕中晚期, 局部可伴輕微疼癢感。 妊娠紋屬於孕期的一種生理變化, 對人體健康並無影響, 卻在一定程度上有損孕婦的外觀美感。

孕期支招:

1.孕前:妊娠紋的預防——未雨綢繆, 事半功倍。

①堅持鍛煉身體, 從打算要寶寶那天起, 每天定額做仰臥起坐、俯臥撐等運動, 有助於增加皮膚彈力纖維韌性。

②堅持用冷水擦浴, 以增強皮膚彈性, 使皮膚在承受壓力時不易破裂。

③均衡飲食,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2.孕期:避免和減輕妊娠紋——運籌帷幄, 還原美麗。

①孕期合理飲食, 保持正常的體重增加。 營養攝入以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需要即可,

Advertisiment
營養過多, 寶寶長得太快, 易使孕母腹部彈性纖維斷裂, 產生妊娠紋。 孕期體重增加數應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孕第四個月起, 體重可增加4~5千克;孕第七個月起, 可增加約5千克;每週體重增加約0.35千克, 最多不應超過 0.5千克;整個孕期體重增加不應超過12.5千克。

②從懷孕開始, 沐浴後在易發生妊娠紋的部位塗上保護油脂;沐浴時, 堅持用冷熱水交替沖洗相應部位, 促進局部血液迴圈。

③使用專業抗妊娠紋乳液。 從懷孕初期到產後一個月, 每天早晚取適量抗妊娠紋乳液塗於腹部、髖部、大腿根部和乳☆禁☆房等部位, 並用手做圓形按摩, 使皮膚完全吸收乳液, 以減少皮膚張力, 增加皮膚表層和真皮層彈性, 使皮膚變得更加舒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