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期進行營養干預 寶寶成年後少患慢性病

胎兒生長完全依賴母體

胎兒在子宮內生活, 完全依賴母體的胎盤轉運、提供生長發育必需的物質, 比如氧氣、水分和各種營養物質。 經過280天, 生命由一個肉眼看不見的受精卵孕育成體重約3公斤的新生兒。 所以, 胎兒的營養實際上來自孕婦, 孕婦的營養狀況, 將對新生命發生、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


孕期營養過剩BB成年易得慢性病

陳永春介紹, 近幾十年來, 對孕期營養的研究表明, 母體營養對妊娠結局將產生直接和重要的影響, 對營養不良孕婦的干預不僅能維持母體健康, 還可以理想地改善妊娠結果。

Advertisiment
所以, 孕期營養仍值得特別關注。

孕期“填鴨式”補充營養, 對胎兒健康不利

在營養諮詢中,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吃某種食物是不是能讓小孩更聰明?”“某種營養素是不是該強化?”“某種保健品是不是有奇效?”這些屬於細節問題, 但很少有人詢問自己的膳食結構是否合理。 這表明許多人還只關注具體細節問題, 沒有一個完整、系統的飲食觀念。 這會給孕育埋下很多風險。

比如, 很多女孩在青春期拼命節食, 造成輕中度營養不良, 她們以消瘦、皮膚蒼白為美。 到了懷孕年齡, 卻又因難以懷孕而四處求醫問藥;等懷上了孩子, 又拼命採取“填鴨式”增肥。 這種突擊惡補式的做法, 對胎兒健康不利。

我們可以從二戰中孕婦營養的案例得到一些啟發。

Advertisiment
當時, 同樣面對食物短缺, 荷蘭孕婦的妊娠成功率是高於蘇聯的, 主要是因為前者在懷孕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已攝取了品質較好的膳食, 營養較為充分。 蘇聯因戰爭造成饑荒, 導致蘇聯女性普遍營養不足, 因此, 嬰兒死亡率和低體重嬰兒均增高。 可見, 懷孕前的營養狀況直接影響到嬰兒。


孕期營養過剩BB成年易得慢性病

孕期營養干預, 讓寶寶成年後少患慢性病

孕期的營養狀態, 尤其是在孕中期後能量、蛋白質及營養素攝入不足或攝入過多, 可能成為影響胎兒正常發育的不良環境, 並通過這種環境與胎兒遺傳因素發生交互作用, 從而改變胎兒的代謝模式, 為成年慢性病的發生埋下伏筆, 並因此影響到寶寶成年後的健康。

Advertisiment

在生命發育的關鍵時刻, 環境, 尤其是宮內環境會引起胎兒機體內結構和功能的永久變化, 包括體內生理和代謝上的長期變化, 成為成年後代謝綜合徵發病的土壤。 2006年, 世界衛生組織營養執行委員會提出“從妊娠到出生後2歲是通過營養干預預防成年慢性病的機遇視窗期”。

生命早期的營養可能關係到一生的健康, 這也意味著, 慢性病的預防需要提前到生命的開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