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缺乏孕期保健知識, 受傳統不正確觀念影響, 許多孕產婦對自身和嬰兒出現的非正常症狀常常不能引起足夠重視。 專家提醒, 千萬別讓謬論危害母子健康。
誤區一:產前檢查沒有用
目前, 很多孕婦忽視常規產前檢查, 對孕期出現的非正常症狀不能引起足夠重視, 拖延了病情。 有些疾病, 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 通過認真的產前檢查和自我監護是完全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 所以產前檢查很重要。
誤區二:孕期絕對不能吃藥
有的孕婦發生感冒、發燒、腹瀉等疾病時, 堅持認為懷孕期間不能服藥。
Advertisiment
誤區三:飲食得清淡……
有些孕婦在孕期不吃蔬菜只吃小米粥和雞蛋, 飲食口味過於清淡, 影響消化功能。 其實, 孕婦每天應保證足量的蛋白質及各種維生素, 鐵、銅、鋅、碘、錳、鈣、鎂等微量元素都應攝取。
誤區四:剖腹產好
不少孕婦心理上過分依賴剖宮產。 其實, 自然分娩是一種生理現象, 創傷小、較安全, 而且產後能很快恢復健康, 對體形恢復有益;嬰兒方面, 由於大腦受到擠壓, 今後的智力發育會更好。
誤區五:初乳不能喝
有的產婦認為初乳是“灰奶”, 不讓嬰兒吮吸,
Advertisiment
誤區六:產婦要避風
傳統觀念認為, 風是“產後風”的禍首。 其實, 產褥熱是藏在產婦生☆禁☆殖☆禁☆器官裡的致病菌在作怪, 多源於消毒不嚴格的產前檢查, 或產婦不注意產褥衛生等。 另外, 夏日裡門窗緊閉, 裹頭紮腿還會引起產婦中暑。
誤區七:越晚下床越好
許多人認為產婦體質虛弱, 需長期臥床休息。 其實, 產後24小時就可在床上靠著坐起來, 第3天便可下床行走。
誤區八:產婦應忌口
產後需要充足而豐富的營養素, 主副食都應多樣化, 僅吃一兩樣食物不僅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 也不利於乳腺分泌乳汁。
誤區九:湯比肉有營養
產褥期應該常喝些雞湯、排骨湯、魚湯和豬蹄湯,
Advertisiment
誤區十:雞蛋吃得越多越好
雞蛋營養豐富, 也容易消化, 適合孕產婦食用, 但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產婦每天吃兩三個雞蛋足矣。
要掌握正確的孕產期保養知識其實並不困難, 本市許多醫院現在都開設了孕婦學校, 由資深專家和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主講。 年輕的夫婦們可以通過學習掌握正確的孕產期保健方法, 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
延伸閱讀:孕婦有效保養重在“細節”
一般來說, 孕婦通常會受到家人的用心呵護, 老人總是喋喋不休地告訴她們不要穿緊身衣和高跟鞋, 不要養貓, 遠離吸煙的丈夫,
Advertisiment
不能過多使用電熱毯
電熱毯通電發熱後, 會迅速蒸發人體皮膚水分, 使人出現乾燥、瘙癢等症狀, 影響胎兒發育。
不能捧腹大笑
捧腹大笑會使她們的腹腔內壓突然增高, 易造成早產、流產或大出血。
不能經常喝可樂和咖啡
可樂和咖啡中都含有咖啡因。 經常飲用, 會對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引起早產、難產或胎兒畸形等情況。
不宜多吃海帶
過多的碘可引起胎兒甲狀腺發育障礙, 嬰兒出生後可能出現甲狀腺低能症。 因此孕婦每日食用海帶不要超過20克。
不宜缺鋅
研究證明, 妊娠初期母體缺鋅會增加畸形兒的發生率。
Advertisiment
延伸閱讀:孕婦保健的新觀念
懷孕是婦女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站, 無論對即將出世的嬰孩, 還是于憧憬未來的孕婦, 都是至關重要的時期。 由於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孕婦、胎兒以及新生兒的死亡率有了顯著的下降, 但孕婦在妊娠期間出現的高血壓、蛋白尿和水腫等合併症,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胎兒、新生兒死亡情況還是屢見不鮮。
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呢?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是加強孕婦的自我保劍這方面的內容應該包括正確掌握有關食物、藥物、疾病處理、運動、衣著、睡眠姿勢等的保健知識。 值得強調指出的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某些傳統的保健觀點已顯得比較陳腐和不合理,其間孕婦的合適體位問題更是值得一提。
長年來,人們總是認為孕婦的睡眠和分娩的最好姿勢是仰臥位,現在看來這顯然有悖於情理,是不科學的。據國外近年研究資料證實,分娩和懷孕後期採取仰臥位,非常不利於子宮和胎兒的血液迴圈,妊娠的中期和後期,由於增大的子宮可壓迫下腔靜脈和腹主動脈,前者導致流回心臟的血液減少,孕婦有可能發生低血壓;後者則能使雙側腎動脈血流不足,子宮動脈流經胎盤的血液量減少,這便會造成孕婦的腎臟的損害,對胎兒也將構成巨大的威脅,這決不是無依據的。
最近研究人員利用血管掃描器對16名健康、無併發症的足月胎產婦(宮口已開了3~4釐米)進行臍動脈血流測定,明顯看到當孕婦仰臥時臍動脈阻力增高,而側臥位時阻力即下降。因此,正確的孕婦睡眠姿勢應該採取側臥位,在臀部下可墊一契形的柔軟物件,如小枕頭、毛巾或泡沫塑料等,側臥至少傾斜30~40度,也即身體長軸平面和床的平面呈一個30或40度的銳角。分娩時的體位直到目前為止,都採取仰臥位,這顯然也不利於分娩,現不少專家多主張半臥位。
懷孕後,特別是妊娠的中、後期是否應該多走動?這又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民間的甚至部分醫務人員的傳統看法似乎是多走、多動,孩子便好生,事實上恰恰相反。過久站立使增大的子宮壓迫盆腔血管,導致下肢及盆腔血流鬱積,使回心血量減少,從而影響子宮胎盤和腎血流量,這便會引起胎兒的生長不良,並容易促發妊娠毒血症。國內外一些婦產科權威都大力提供正常孕婦每天下午應側臥1~2個小時,以防出現浮腫;已經浮腫的孕婦不應再散步;有慢性高血壓病史的妊娠婦女則必須保證一晝夜內側臥12個小時以上。那種一味強調孕婦多站、多走的觀點是謬誤。
那麼,孕婦能否進行運動鍛煉呢?美國婦產科學會已告誡孕婦對此必須謹慎。儘管適當的鍛煉有一定的好處,如防止身體過重,保持肌張力,從而使分娩順利,減輕背痛等妊娠症狀等。但過度的鍛煉能使血流從子宮流向肌肉,運動產生的熱量使孕婦體溫升高,這些都有害於母嬰的健康。因此,對孕婦來說,特別是平素體弱、肥胖、慣於久坐者,僅能做些短時間緩和的活動。
孕婦的睡眠姿勢和活動對胎兒的正常發育和孕婦的健康有著莫大的關係,切勿掉以輕心。
值得強調指出的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某些傳統的保健觀點已顯得比較陳腐和不合理,其間孕婦的合適體位問題更是值得一提。長年來,人們總是認為孕婦的睡眠和分娩的最好姿勢是仰臥位,現在看來這顯然有悖於情理,是不科學的。據國外近年研究資料證實,分娩和懷孕後期採取仰臥位,非常不利於子宮和胎兒的血液迴圈,妊娠的中期和後期,由於增大的子宮可壓迫下腔靜脈和腹主動脈,前者導致流回心臟的血液減少,孕婦有可能發生低血壓;後者則能使雙側腎動脈血流不足,子宮動脈流經胎盤的血液量減少,這便會造成孕婦的腎臟的損害,對胎兒也將構成巨大的威脅,這決不是無依據的。
最近研究人員利用血管掃描器對16名健康、無併發症的足月胎產婦(宮口已開了3~4釐米)進行臍動脈血流測定,明顯看到當孕婦仰臥時臍動脈阻力增高,而側臥位時阻力即下降。因此,正確的孕婦睡眠姿勢應該採取側臥位,在臀部下可墊一契形的柔軟物件,如小枕頭、毛巾或泡沫塑料等,側臥至少傾斜30~40度,也即身體長軸平面和床的平面呈一個30或40度的銳角。分娩時的體位直到目前為止,都採取仰臥位,這顯然也不利於分娩,現不少專家多主張半臥位。
懷孕後,特別是妊娠的中、後期是否應該多走動?這又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民間的甚至部分醫務人員的傳統看法似乎是多走、多動,孩子便好生,事實上恰恰相反。過久站立使增大的子宮壓迫盆腔血管,導致下肢及盆腔血流鬱積,使回心血量減少,從而影響子宮胎盤和腎血流量,這便會引起胎兒的生長不良,並容易促發妊娠毒血症。國內外一些婦產科權威都大力提供正常孕婦每天下午應側臥1~2個小時,以防出現浮腫;已經浮腫的孕婦不應再散步;有慢性高血壓病史的妊娠婦女則必須保證一晝夜內側臥12個小時以上。那種一味強調孕婦多站、多走的觀點是謬誤。
那麼,孕婦能否進行運動鍛煉呢?美國婦產科學會已告誡孕婦對此必須謹慎。儘管適當的鍛煉有一定的好處,如防止身體過重,保持肌張力,從而使分娩順利,減輕背痛等妊娠症狀等。但過度的鍛煉能使血流從子宮流向肌肉,運動產生的熱量使孕婦體溫升高,這些都有害於母嬰的健康。因此,對孕婦來說,特別是平素體弱、肥胖、慣於久坐者,僅能做些短時間緩和的活動。
孕婦的睡眠姿勢和活動對胎兒的正常發育和孕婦的健康有著莫大的關係,切勿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