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孝親敬老教育迫在眉睫

[調查]

六成青少年常與父母頂撞

日前, 共青團武昌區委、武昌區青教辦聯合部分中小學對青少年孝親敬老行為進行了抽樣調查, 684份有效調查問卷顯示:中小學生缺乏孝親敬老教育。

調查中, 有38%的小學生和31%的中學生從來沒有聽過任何有關孝親敬老的傳統故事, 甚至有部分小學生將學雷鋒、做好事也當成孝親。

調查還發現, 青少年的孝親敬老往往停留在口頭上, 並沒有很好地落實在實際行動中。 資料顯示, 超過65%的青少年經常與父母頂撞、發脾氣;70%左右的學生從不主動參與家務勞動;超過63%的學生能準確寫出自己爸爸媽媽生日的準確時間;超過68%的學生能準確知道爸爸媽媽最愛吃什麼;97%的青少年知道爸爸媽媽每天睡覺的時間。

Advertisiment
而準確知道爺爺奶奶生日、最愛吃什麼、睡覺時間的青少年則分別只有3%、20%、10%。 青少年對爺爺奶奶的關注度明顯偏低。

調查中發現, 乘車時既能讓老人先上、又能為老人讓座的僅占45.7%;乘車不讓座甚至與老人爭搶座位司空見慣。

[建議]

家庭和學校要成為教育載體

在日前召開的武昌區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 政協委員建議, 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鍛煉子女的孝親意識和實際孝親敬老行為能力, 學校要加強青少年孝敬親人、尊重老人課程教育的開發, 營造良好的氛圍。

政協委員認為, 家長在給子女提高豐富、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的同時,

Advertisiment
要加強子女孝親敬老意識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讓子女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有意識地培養子女有好的東西應該同長輩、朋友共同分享的習慣;多帶領子女參加街道、社區組織的親子公益活動, 不斷增強子女的社會公德意識和公民責任感。

學校應該加強孝親敬老課程的研究與開發, 讓課程成為培養青少年孝敬親人、尊重老人良好行為習慣的載體。

[家長]

很少注意孝親敬老教育

市民趙先生的女兒剛上初一。 他說, 女兒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對父母顯得很冷淡, 有時在家經常頂撞他們。 “我們也想改善和女兒之間的關係, 但是可能還是接觸少了,

Advertisiment
關係一直不是很融洽。 ”趙先生坦言, 在家不會對女兒進行孝親敬老的教育。 他認為, 要讓孩子孝親敬老, 父母作好表率、加強和子女的溝通是關鍵。

市民周先生說, 平時在家會給孩子講故事, 但多是童話故事, 孝親敬老的教育則很少涉及。 “我覺得這並不重要, 主要靠孩子自然養成。 ”

[專家]

孝親敬老家長要先行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教授、省中小學德育協會會長嚴正認為,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 應該大力提倡。

他說, “現在很多中小學生不知道孝敬父母, 缺乏感恩的心,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父母對孩子孝親敬老教育的缺失。 一些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要求較高, 對孩子孝敬父母方面要求較少。

Advertisiment
在學校門口我們經常會看到這種現象:一放學, 家長就把孩子的書包接過來背著。 ”嚴正說, 每次他看到這種現象都會制止, 但是效果並不好, 很多家長覺得幫孩子背書包是理所當然。

嚴正認為, 孩子是否孝親敬老,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環節, 家長對老人的態度和關心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對父母和長輩的態度。 一個家庭裡媳婦和公婆的關係好壞也會影響著孩子對父母的關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