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 在3歲之前的孩子眼裡, 錢不過是和紙張一樣的玩具。 3歲之後, 孩子才產生了朦朧的金錢意識。 這時, 父母就應該有意識地教他們認識錢了。
建議一:教孩子認識紙幣
首先讓孩子知道錢幣有硬幣和紙幣之分, 讓孩子能夠區分錢和其他的玩具, 並教孩子認識幣值。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學認錢幣上的大小寫數位, 孩子認識了數位, 也就能夠知道錢幣的大小, 然後要教孩子元、角、分的概念及換算關係。
紙幣和硬幣背面都會有不同的圖案。 父母可以利用這些圖案讓孩子區分不同的錢幣, 在此為了加深孩子的記憶,
Advertisiment
孩子記住了錢幣的面值後, 父母還要引導他們去瞭解這些紙幣所代表的實際價值。 例如, 乘公車時叫孩子投幣, 讓他們瞭解有空調的公車票比沒空調的貴;讓孩子買冰棒, 瞭解不同品牌的冰棒價格是不一樣的。
對於那些對錢幣已經有足夠認識的孩子, 父母還要傳授一些區別真假錢幣的技能, 避免孩子上當受騙。
建議二:讓孩子初步懂得金錢的作用
孩子最初對金錢的興趣就來自于錢能夠購物, 父母不妨擴展開來, 讓孩子更明白一些。 正確地說, 錢的作用就是通過購物、繳費等活動達到其他目的,
Advertisiment
建議三:讓孩子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孩子到五六歲時, 父母就應該試著說明“錢是從哪裡來的”。 要讓孩子知道, 錢不是平白無故就到手的, 那是父母用勞動換來的。 不妨在孩子早上纏住父母不放時告訴他, 父母要去上班掙錢, 不然就沒錢花了, 就不能買玩具了。 這樣, 孩子自然會把上班與錢聯繫起來, 知道上班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有機會的話, 父母也可以讓孩子看看自己是如何勞動、製作產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