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獨立”要趁早?後果你可能想不到

一直以來, 我宣導的育兒理念裡有“獨立”一項, 但這裡的“獨立”是指人格上的獨立, 而並非孩子行為上的獨立。 單單看孩子表面上的不哭、不鬧, 這並不能證明孩子就是獨立了。 真正的獨立表現在孩子由內而外散發著的自信, 這份自信來源於媽媽對他的愛。

2歲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最關鍵的核心時期。 這段時間, 父母應盡可能地滿足孩子對愛的需求。

如果你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那麼請從2歲以後開始吧。

如果你也有過這樣的誤解, 讀完這篇文章, 請抱抱你的孩子吧。

兒子小樹14個月時, 我帶他到遊樂園玩。

Advertisiment
小樹剛剛學會走路不久, 還有點跌跌撞撞, 時不時會摔倒, 且遊樂場裡飛奔的大孩子眾多, 我擔心他被碰到, 便跟在他身後跑來跑去。

忽然, 聽見“咚”的一聲, 我循聲望去, 是一個比小樹稍大一些的小男孩, 從海洋球池的邊緣摔了下來。 小男孩癟了癟嘴, 沒有哭, 抬起頭看了眼遠遠坐著的媽媽。 媽媽的眼光並沒有在他身上多做停留, 更沒有起身的意思, 小男孩便轉身又到其他的地方去玩。

之後的短短十幾分鐘裡, 小男孩因為年紀小, 身體還不夠靈活, 摔了不下四五次, 但是一次也沒有哭, 他的媽媽似乎很滿意。

看著我圍著兒子不停地跑來跑去、小心翼翼的樣子, 她忍不住跟我分享起了育兒經:“小男孩就要早早獨立, 你不用那麼跟著他,

Advertisiment
沒事, 摔破了過幾天就好了。 我們家的孩子我從來都不管他, 你看他都能自己爬上那個旋轉台了。 ”

我笑了笑, 覺得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 正好小樹跑開了, 我又急忙跟了過去。

過了一會兒, 我們出了遊樂場, 小樹看見商場裡的觀光小火車又開始兩眼放光, 拉著我要去坐, 我又陪他一起坐小火車。

剛剛的小男孩也想坐小火車, 他的媽媽交了款, 就讓他一個人上了火車, 自己在原地等著。

我有點驚訝, 畢竟小男孩看上去只有一歲半的樣子, 把他一個人放在小火車上, 真的可以嗎?

火車緩緩地開動了, 我牽著小樹的手, 陪著他興奮地手舞足蹈, 不停地發現商場裡的新鮮玩意兒。

同時, 我注意到, 另一個小火車車廂裡的那個小男孩有些茫然地一直看著我們,

Advertisiment
一開始吵著要坐小火車的興奮一點一點黯淡下去, 眼睛裡帶著一些失落。 他靜靜地坐在車廂裡, 等著火車開回原點, 像是完成了一場任務, 默默地下車了。

缺乏愛的滋養, 獨立不過是冷漠的表像

這件事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尤其是那個小男孩看向我們的眼神我一直忘不掉。 一個如此年幼的孩子, 看著其他的孩子被媽媽寵愛呵護, 而自己卻只能孤單一人。

這種失落要比我們小時候看著別人拿著漂亮的糖果, 而自己卻沒有要嚴重很多。 小小的孩童, 對愛的渴望是那麼天然, 那麼強烈, 以至於沒有媽媽的陪伴, 連遊戲都失去了快樂的味道。

我不知道他心裡會不會懷疑,

Advertisiment
媽媽是否不愛他, 我也不知道當他面對媽媽的“冷漠”時, 那些逐漸累積起來的失落甚至對索求媽媽關注的放棄, 會在他心裡種下怎樣的種子。

以“不關注” “不回應” “不幫忙” “不陪伴”的方式, 要求一個孩子過早地“獨立”, 使孩子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對於一個只有一歲半左右的幼兒來說, 是那麼的殘酷。

沒有得到過愛的孩子, 如何懂得去愛?他內心的貧瘠, 會成為一生都難以填補的缺口。

我相信, 這位媽媽的做法在短時間內確實會收到貌似“獨立”的成效。 比如孩子摔倒了不會哭、可以獨自一個人去完成一些事, 這些, 與他同齡的孩子大部分都無法做到。

可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你如何對他, 他便如何對你。 你對他冷漠不近人情,

Advertisiment
就不要怪他在你傷心難過、困頓無助時無動於衷。

那些表像上的獨立, 其實也是危險隱藏的信號。 當一個孩子習慣了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自己的困境沒有退路, 即使真正的危險來臨, 他很難會選擇尋求幫助。 他會首先自我懷疑與否定, 然後獨自去面對, 此時對於父母而言, 往往是追悔莫及。

幼時得到的安全感越多, 長大才會越獨立

那些看似獨立的孩子, 真的獨立嗎?

在電視節目中, 經常會報導一些留守兒童5歲就可以自己做飯、洗衣, 幫著父母照顧弟妹和年邁的爺爺奶奶。

對這些, 我們清楚地知道, 這種獨立的背後無不透著心酸, 且父母的長期缺位帶給孩子的傷害是不可磨滅的。

內心缺愛的孩子, 長大之後更容易被愛所捆綁和束縛, 更容易落入有心人設計的溫柔陷阱,或是對愛人產生強烈的控制欲望。

對孩子而言,父母無私的愛與關注是他認識世界、發現自我的最好管道,更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來源。

隨著安全感所產生的是積極樂觀的性格和自信心以及感知幸福的能力,所成就的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動力和方式。

小樹15個月大時,我因為一些事情不得不讓奶奶帶他回老家照顧了近一個月,期間回去看望過他一次。但這一次的分離帶給他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儘管小樹並沒有以哭鬧的方式表示抗議,而是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在我接他回家的時候,小傢伙似乎是有意和我生氣,眼睛始終回避著我,不肯讓我抱他。隨著這種生疏感而來的是原本活潑愛笑、頑皮機靈的他,變得不再那麼愛笑,在我看來,從前的聰明伶俐也有所退化。

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更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至今已經時隔半年多,小樹每天依然要抱著我的胳膊入睡,只要身邊沒有人,便會不安地醒來。儘管我一再努力,但他的分離焦慮始終存在。

讓孩子離開父母,適應一個新的環境去生活,並沒有實現讓他心理上更加獨立的效果,儘管他表現得不哭不鬧,十分適應。但這一段經歷帶給他的影響需要我付出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夠彌補。

我始終相信,“獨立”所指的並不該是簡單層次上的行為獨立,不依賴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快速適應新環境等。

如果這些獨立伴隨的是消極的自我放棄,因為習慣了無所求援,所以只能隨遇而安,那麼寧可不要。因為,它所打壓的是孩子真實想法的表達。

真正的獨立,應該是思維方式上的獨立,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人格,以及統籌全域的魄力。

這種獨立是建立在一定的年齡閱歷之上,在父母給予了孩子充足的、平等的愛之後,伴隨著孩子的成長規律,一步一步讓孩子擁有自己選擇的能力,並逐漸得體退出才能夠收穫的碩果。

每個孩子都擁有獨立生長的意願

其實,對孩子而言,逐漸脫離父母的懷抱,走向獨立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事。就像每一種植物都會隨著時間生髮繁茂一樣,是我們無法阻擋的自然規律。

當孩子學會了爬行,他便第一次開始脫離了父母的懷抱;

他學會了走路,總是要自己去探索更多新鮮的地方;

他漸漸對自己吃飯產生濃厚的興趣;

他開始拒絕你的幫助,一定要自己操控一輛玩具小汽車……

這些都是孩子不斷走向獨立的訊號。不阻礙他的獨立,也不過早地強迫他去獨立,追隨孩子成長的腳步,即是對孩子最好的呵護。

時光如白駒過隙,小小的孩童便終將長成翩翩少年,他一步一步掙開父母的手,走向屬於自己的世界。而在他童年裡得到的愛越多,他的內心將愈加豐盈,他的個性也愈趨向於穩定。無論境遇如何,他將從童年美好的經歷中獲取能量和動力。

獨立與童心從來都不是對立面,它們是可以並存於一個人身上的兩個閃光的品質。我多麼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在長大成年之後,不僅擁有獨立面對世界的能力,更擁有一顆能夠始終發現世間美好的赤子之心。

更容易落入有心人設計的溫柔陷阱,或是對愛人產生強烈的控制欲望。

對孩子而言,父母無私的愛與關注是他認識世界、發現自我的最好管道,更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來源。

隨著安全感所產生的是積極樂觀的性格和自信心以及感知幸福的能力,所成就的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動力和方式。

小樹15個月大時,我因為一些事情不得不讓奶奶帶他回老家照顧了近一個月,期間回去看望過他一次。但這一次的分離帶給他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儘管小樹並沒有以哭鬧的方式表示抗議,而是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在我接他回家的時候,小傢伙似乎是有意和我生氣,眼睛始終回避著我,不肯讓我抱他。隨著這種生疏感而來的是原本活潑愛笑、頑皮機靈的他,變得不再那麼愛笑,在我看來,從前的聰明伶俐也有所退化。

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更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至今已經時隔半年多,小樹每天依然要抱著我的胳膊入睡,只要身邊沒有人,便會不安地醒來。儘管我一再努力,但他的分離焦慮始終存在。

讓孩子離開父母,適應一個新的環境去生活,並沒有實現讓他心理上更加獨立的效果,儘管他表現得不哭不鬧,十分適應。但這一段經歷帶給他的影響需要我付出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夠彌補。

我始終相信,“獨立”所指的並不該是簡單層次上的行為獨立,不依賴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快速適應新環境等。

如果這些獨立伴隨的是消極的自我放棄,因為習慣了無所求援,所以只能隨遇而安,那麼寧可不要。因為,它所打壓的是孩子真實想法的表達。

真正的獨立,應該是思維方式上的獨立,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人格,以及統籌全域的魄力。

這種獨立是建立在一定的年齡閱歷之上,在父母給予了孩子充足的、平等的愛之後,伴隨著孩子的成長規律,一步一步讓孩子擁有自己選擇的能力,並逐漸得體退出才能夠收穫的碩果。

每個孩子都擁有獨立生長的意願

其實,對孩子而言,逐漸脫離父母的懷抱,走向獨立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事。就像每一種植物都會隨著時間生髮繁茂一樣,是我們無法阻擋的自然規律。

當孩子學會了爬行,他便第一次開始脫離了父母的懷抱;

他學會了走路,總是要自己去探索更多新鮮的地方;

他漸漸對自己吃飯產生濃厚的興趣;

他開始拒絕你的幫助,一定要自己操控一輛玩具小汽車……

這些都是孩子不斷走向獨立的訊號。不阻礙他的獨立,也不過早地強迫他去獨立,追隨孩子成長的腳步,即是對孩子最好的呵護。

時光如白駒過隙,小小的孩童便終將長成翩翩少年,他一步一步掙開父母的手,走向屬於自己的世界。而在他童年裡得到的愛越多,他的內心將愈加豐盈,他的個性也愈趨向於穩定。無論境遇如何,他將從童年美好的經歷中獲取能量和動力。

獨立與童心從來都不是對立面,它們是可以並存於一個人身上的兩個閃光的品質。我多麼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在長大成年之後,不僅擁有獨立面對世界的能力,更擁有一顆能夠始終發現世間美好的赤子之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