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莫名其妙”的行為背後藏著什麼

案例1

一個三歲的女孩, 經常表現出追求完美, 或者很執拗的情況。 比如:媽媽幫她剪紙, 線不是按照她想的那樣剪了就大哭, 要求要貼回去重剪。 還有, 飯菜必須分開放兩個碗裡, 而且碗離她的距離也有固定的要求, 達不到滿意的要求又會大哭, 類似的情況每天都要上演很多次, 媽媽看在眼裡, 急在心裡, 有時候忍不住大聲呵斥孩子, 最後, 孩子的哭鬧和媽媽的行為引燃了爸爸的怒火, 一場家庭矛盾就此拉開了帷幕。 也許這樣的情景您並不陌生, 也許您也正在為此而煩惱。 那麼, 先讓我們來看看,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行為。

Advertisiment

是的, 也許您已經猜到, 這個三歲的孩子正在經歷秩序敏感期, 也叫做執拗期, 執拗行為是處於這一時期的大部分孩子都會出現的。 當父母通過進一步對敏感期的瞭解, 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解釋, 並且知道自己孩子的這些“問題”是很多孩子都會要經歷的, 這時更多父母的心情會放鬆很多, 態度上自然也更加從容和有耐心。 我們可以體會到, “敏感期”在某種程度上, 成為了我們給自己的安慰劑。 很明顯, 這個安慰劑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孩子, 更容易接納孩子, 接納他們那些“令人抓狂”的行為。

案例2

讓我們再來看另一個案例。 一位媽媽說:女兒馬上要上一年級, 幼稚園開始教一些拼音和數字。 女兒寫拼音的時候,

Advertisiment
首先是要求作業紙必須絕對乾淨整潔, 不能有一絲褶皺, 否則就會很不開心。 然後呢, 過程中稍微寫得不滿意一點點, 就必須擦了重寫。 擦多了紙又皺了, 媽媽勸兩句就開始哭。 常常一個簡單的作業要哭哭啼啼折騰一個多小時, 大人孩子都弄得特別疲憊。

同樣的行為不同的解釋

我們可以看到, 上述兩個案例中, 孩子的表現是類似的, 都在追求完美, 都表現的如此執拗。 但是, 第一個孩子的行為我們可以用敏感期來解釋, 而面對第二個孩子的行為時, 我們還能輕易說這是“敏感期”的原因嗎?顯然, 孩子的年齡已經超出了“敏感期”相應階段的解釋範疇, 這就意味著, 孩子的這種追求完美, 執拗的行為背後還藏著其他的原因。

Advertisiment
作為父母, 我們需要先找到這些原因, 進而提供給孩子她所需要的説明。

同樣是執拗, 為什麼三歲就是敏感期, 是正常的, 可以不做任何干預, 可以靜待花開;而六歲就需要找原因, 想辦法了呢?

這時, 我們需要討論一下, 為什麼會有敏感期的存在。

為什麼敏感期如此敏感?

首先, 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是指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期, 在這一時期中, 個體(幼兒)對形成這些能力和行為的環境影響特別敏感。

就拿秩序敏感期來說, 在兒童2-4歲階段, 他們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説明他們認識事物、熟悉環境。 一旦他所熟悉的環境消失, 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 就會令他們手足無措。 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各方面能力有限,

Advertisiment
他們只能掌控相對有秩序的環境, 而變化多端的環境會使他們產生混亂, 感到無助;在情緒上會害怕、哭泣, 甚至大發脾氣。 掌控感在人類發展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掌控會給我們帶來安全感。 比如, 案例中的三歲女孩想要通過重現同樣的剪紙來確認自己對剪紙行為的認知時, 發現出現了不同的結果, 而符合自己認知的結果永遠不會出現, 這時, 她便會不理解, 不認可, 不接受。 如果外在環境迫使她必須接受這個現實時, 她就會絕望, 會崩潰。 也許我們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在孩子的眼裡卻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在我們眼裡也許剪壞的只是一張紙而已, 但是在孩子眼裡卻是剪壞了她的認知,
Advertisiment
這種破壞性我們可想而知。 瞭解了這些, 我們就會理解孩子為什麼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就撕心裂肺, 鬼哭狼嚎了。

過了敏感期為何還是如此的敏感?

而在第二個案例中的孩子, 雖然已經六歲, 在身體, 心理上的發展已經有所提升, 已經不像小的時候那樣, 想做卻不能, 已經能夠通過自己的能力完成很多事情了。 在這種狀況下, 她依然表現得如此的敏感和執拗, 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試想一下, 當事情的發展與我們的預期不同, 或者超出了我們掌控的範圍, 我們很有可能出現情緒上的反應, 這其實是大人孩子都會有的正常反應。 比如, 當孩子到該睡覺的時間還在看電視, 當同事沒有按承諾完成他那個部分的工作, 當你走進心儀的餐館打算再吃一次心儀的餐點時,卻發現他們換了菜單,你的感受如何?

實際上,當外部環境未能按照我們的期望發展,我們的本能就會產生衝動,這種衝動驅使我們做出行動,努力讓事態回歸到我們的掌控中。從這個層面可以說,所謂的“秩序敏感期”其實是一種對掌控感的需求,並非特殊發展階段的特殊情況,而是貫穿于整個成長過程,無論是幼兒還是成人,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我們都會出現“敏感”的反應。而這種“敏感”的反應更多的就是出現“情緒失控”。

情緒為什麼會失控?

那麼,情緒為什麼會失控呢?想想我們自己的日常狀態。假如一整天心情不錯,事事順利,那麼偶爾碰到點突發狀況也就不太會放在心上。親子關係中,如果孩子一直很懂事,很配合,那麼他偶爾“出格”一點我們也比較容易原諒。就拿看電視這事兒來說,如果孩子通常都是到時間就去睡覺了,那麼遇到拖延我們恐怕不至於會大發脾氣。但是如果天天都要反復催促才關電視,那麼不出三天,我們不斷積累的情緒就一定會找到個突破點爆發出來。

其實孩子也一樣。童年生活完全不像大人一廂情願認為的那樣無憂無慮。孩子一方面能力有限,很多想做的事做不到,另一方面事事要受大人,受規則的約束,難免會積累負面情緒。當我們看到孩子因為擺放碗筷的位置不合適而大哭,因為作業的一點點不完美而焦慮,我們需要做的恐怕不僅僅是將其解釋為“敏感期”,等待時間來解決問題,而是應該再多想一想,孩子的這種“執拗”和對規則秩序的“敏感”背後,到底藏著什麼。

這個原因很可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太多的控制和管束,以至於他覺得自己什麼事都不能決定,什麼狀況都不能把握。對掌控感的極度缺乏導致他在一些生活細節上非常“較勁”,試圖來挽回自己對事物的“掌控”。掌控感是一個孩子建立自我的一項基本的活動,很多時候,他必須跟別人意見相左,才覺得自己是獨立存在的。也就是說,掌控感是孩子們奠定獨立意識的基石。

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掌控感,讓孩子體會到:我是有用的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我有力量,我有用,我能行,我很好。這些是孩子將來建立自我價值感的基礎。作為爸媽,給孩子獨立自主的機會,讓孩子獲得掌控感,讓孩子體會到小小的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力。而這種“影響力”並不需要多大,它是專心做某事,或者努力克服困難時候獲得的一種感受。

比如我們放下對衛生,整潔等方面過度的在意,陪著孩子放肆地玩泥巴。在孩子擠捏泥巴的動作過程當中,他們的手指之間產生了愉悅感,也看到了自己對泥巴的塑造所帶來的變化,於是就產生了掌控感。

掌控感是創造、操縱過程中產生的愉悅感。正是在這樣的愉悅中,孩子產生了:我能行,我有用的感受和信念。

在成人看來孩子那些“莫名其妙”的行為背後,藏著他們的需求,他們的渴望。作為父母,在教養孩子的每一天都有可能面臨新的挑戰,有時很煎熬,有時很幸福。父母需要在相伴的過程中放下憤怒,放下焦慮,積極探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提供給他們需要的説明。

當你走進心儀的餐館打算再吃一次心儀的餐點時,卻發現他們換了菜單,你的感受如何?

實際上,當外部環境未能按照我們的期望發展,我們的本能就會產生衝動,這種衝動驅使我們做出行動,努力讓事態回歸到我們的掌控中。從這個層面可以說,所謂的“秩序敏感期”其實是一種對掌控感的需求,並非特殊發展階段的特殊情況,而是貫穿于整個成長過程,無論是幼兒還是成人,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我們都會出現“敏感”的反應。而這種“敏感”的反應更多的就是出現“情緒失控”。

情緒為什麼會失控?

那麼,情緒為什麼會失控呢?想想我們自己的日常狀態。假如一整天心情不錯,事事順利,那麼偶爾碰到點突發狀況也就不太會放在心上。親子關係中,如果孩子一直很懂事,很配合,那麼他偶爾“出格”一點我們也比較容易原諒。就拿看電視這事兒來說,如果孩子通常都是到時間就去睡覺了,那麼遇到拖延我們恐怕不至於會大發脾氣。但是如果天天都要反復催促才關電視,那麼不出三天,我們不斷積累的情緒就一定會找到個突破點爆發出來。

其實孩子也一樣。童年生活完全不像大人一廂情願認為的那樣無憂無慮。孩子一方面能力有限,很多想做的事做不到,另一方面事事要受大人,受規則的約束,難免會積累負面情緒。當我們看到孩子因為擺放碗筷的位置不合適而大哭,因為作業的一點點不完美而焦慮,我們需要做的恐怕不僅僅是將其解釋為“敏感期”,等待時間來解決問題,而是應該再多想一想,孩子的這種“執拗”和對規則秩序的“敏感”背後,到底藏著什麼。

這個原因很可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太多的控制和管束,以至於他覺得自己什麼事都不能決定,什麼狀況都不能把握。對掌控感的極度缺乏導致他在一些生活細節上非常“較勁”,試圖來挽回自己對事物的“掌控”。掌控感是一個孩子建立自我的一項基本的活動,很多時候,他必須跟別人意見相左,才覺得自己是獨立存在的。也就是說,掌控感是孩子們奠定獨立意識的基石。

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掌控感,讓孩子體會到:我是有用的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我有力量,我有用,我能行,我很好。這些是孩子將來建立自我價值感的基礎。作為爸媽,給孩子獨立自主的機會,讓孩子獲得掌控感,讓孩子體會到小小的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力。而這種“影響力”並不需要多大,它是專心做某事,或者努力克服困難時候獲得的一種感受。

比如我們放下對衛生,整潔等方面過度的在意,陪著孩子放肆地玩泥巴。在孩子擠捏泥巴的動作過程當中,他們的手指之間產生了愉悅感,也看到了自己對泥巴的塑造所帶來的變化,於是就產生了掌控感。

掌控感是創造、操縱過程中產生的愉悅感。正是在這樣的愉悅中,孩子產生了:我能行,我有用的感受和信念。

在成人看來孩子那些“莫名其妙”的行為背後,藏著他們的需求,他們的渴望。作為父母,在教養孩子的每一天都有可能面臨新的挑戰,有時很煎熬,有時很幸福。父母需要在相伴的過程中放下憤怒,放下焦慮,積極探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提供給他們需要的説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