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吃飯了,
可孩子哭著喊著要吃零食,
心軟的大人罵咧咧:“給你吃給你吃,
等下你不把飯吃完看我不揍你!”孩子如願以償,
即使等下不好好吃飯,
也能如法炮製逃過責駡;
△商場裡,
孩子指著一個機器人不肯走,
媽媽說:“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
好多你玩一會兒就不玩了,
不能再買!”可經不住孩子哭鬧滾地,
無奈地把玩具買回了家;
△在外面玩累了,
Advertisiment
類似的事情在無數家庭每天都上演。
孩子手中那無往不勝的“王牌”或者說“遙控器”, 就是孩子的哭鬧。
孩子手裡的遙控器是爸媽自己給的!
一般來說, 孩子哭鬧除了表達傷心、害怕之外, 常常是因某些欲望得不到滿足而提出“抗議”, 甚至用哭鬧來威脅成人以達到自己的需要和目的。
1歲半前:孩子用“哭鬧”表達孩子是成長的, 1歲半之前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好, 所以他們用哭來吸引注意力, 用哭來提要求, 用哭來溝通。
1歲半後:“哭鬧”=“達到目的”1歲半之後, 孩子漸漸開始學習用語言表達,
Advertisiment
很多大人並不瞭解孩子成長的這個過程, 所以孩子1歲半之前, 大人不知道怎麼跟他們溝通, 就把哭鬧當做了孩子的不開心或不高興, 所以每次為了哄孩子高興, 總是滿足他的一切需求。 這個過程恰恰導致孩子一歲半之後, 父母沒有讓孩子成長, 學會用語言來溝通, 而是慢慢地帶著孩子養成了壞習慣——哭鬧=要脅, 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
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養成了哭鬧“要脅”的習慣, 可能變得越來越缺乏同理心、任性、驕縱, 導致以後墮入了不打罵就管不了的無邊深淵, 遺憾的是大人正是這一結果的始作俑者。
面對孩子的哭鬧威脅家長要關掉遙控器
面對孩子的“哭鬧威脅”,
Advertisiment
孩子哭鬧不停, 有些家長會以尖銳的聲音厲斥大聲哭鬧的孩子。 結果是, 家長本身就充當了壞榜樣, 你越大聲, 孩子哭鬧越厲害。 在和孩子溝通時, 家長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肢體語言用肢體語言來暗示孩子, 用手拉著孩子用肢體語言讓孩子平靜。 你不一定要抱他, 但是可以握著他的手, 或者扶著他的肩。
第二步:眼神溝通蹲下來用眼睛與孩子對視, 讓他感覺到媽媽在關注著他, 把他的情緒通過對身體的接觸穩定下來。
第三步:聲音溝通用低沉但是很嚴肅的聲音而不是尖銳的聲音與孩子說話, 讓孩子感覺到這是來自父母的一種不同尋常的決定,
Advertisiment
02轉移注意力
孩子哭鬧時, 家長可以把他感興趣的東西放在離他不遠的地方, 離開現場。 孩子哭鬧一會兒沒人理他, 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馬上注意力被這些東西吸引, 他會很投入地玩起來。 這樣做能順利地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 忘了當初的無理要求。
03採取冷處理當孩子哭鬧時, 如果家長站在旁邊, 孩子會越鬧越凶。 這時, 不妨進行冷處理, 家長不要強迫孩子馬上停止哭鬧, 而是靜靜地坐在一邊, 或者乾脆去幹別的事, 任由他去哭去鬧。 哭夠了, 他就會平靜下來,
Advertisiment
如果是在家中或室內, 父母可以坐在旁邊冷靜地看著他, 也會對他有一種威懾作用;如果是在公開場合, 可以把孩子引到一個比較安靜的角落。
04始終堅持一個標準有的孩子一哭鬧, 家庭成員就會出現分歧, 這就給孩子有了可乘之機, 助長孩子的哭鬧行為。
夫妻之間:堅持一個標準要始終堅持一個標準, 例如規定孩子飯前不許吃零食, 如果爸爸或媽媽遷就孩子, 答應了孩子的要求, 那麼孩子就會尋出門道, 以哭鬧達到目的。 夫妻雙方要始終堅持一個標準, 無論怎麼哭鬧, 也不改變這個標準。
祖輩與父輩之間:協調一致很多祖輩無原則的溺愛孩子, 孩子哭鬧時主張滿足孩子,父輩卻反對。父輩應該跟祖輩做好溝通,家庭成員一致對孩子的過分要求說“不”,表現出堅決的不妥協態度,孩子就會知道再哭鬧下去也不會得到支持,逐漸停止哭鬧。
關掉“遙控器”
關鍵在一歲半前!
一旦“遙控器”形成,要關掉它們實在不容易,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在一歲半以前認真丶科學地對待孩子的要求,一歲半以後不讓“遙控器”形成。為更有效解決寶寶發脾氣、哭鬧,再多讀幾篇相專業文章:
分年齡講策略化解寶寶的小脾氣
孩子哭鬧,媽媽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
孩子哭鬧教他“良性發脾氣”
如果“遙控器”已經生成,那麼家長就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堅持,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
孩子哭鬧時主張滿足孩子,父輩卻反對。父輩應該跟祖輩做好溝通,家庭成員一致對孩子的過分要求說“不”,表現出堅決的不妥協態度,孩子就會知道再哭鬧下去也不會得到支持,逐漸停止哭鬧。關掉“遙控器”
關鍵在一歲半前!
一旦“遙控器”形成,要關掉它們實在不容易,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在一歲半以前認真丶科學地對待孩子的要求,一歲半以後不讓“遙控器”形成。為更有效解決寶寶發脾氣、哭鬧,再多讀幾篇相專業文章:
分年齡講策略化解寶寶的小脾氣
孩子哭鬧,媽媽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
孩子哭鬧教他“良性發脾氣”
如果“遙控器”已經生成,那麼家長就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堅持,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