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一句“你好煩”讓我淚奔!可是媽媽只想幫幫你

最近, 一個朋友開了一個繪畫啟蒙興趣班, 我家三土也在裡頭跟著學畫畫。 陪著去了幾次, 也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每當老師演示完畢, 輪到孩子們自己創作的時候, 就會有伸長著脖子的家長按捺不住內心的小激動, 進教室來“插手”。

“插手”的方式主要分為三種:

1、 指指點點;

2、 抓住孩子的手帶著孩子一起畫;

3、 讓孩子“退居二線”, 家長代替完成。

其他完全看得出來, 孩子們實在是“煩透”了家長在身邊。 對於這些家長, 我那教畫畫的朋友非常無奈:

“最開心的一次上課, 是無意中鎖住了教室門, 中途沒有家長進來‘指導工作’,

Advertisiment
孩子們終於可以放手肆意發揮想像, 也是那一次, 我是真心被孩子們內心豐富的想像力所折服。 ”

這些家長的“插手”總讓我感覺哭笑不得。 不少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干預, 不僅僅在畫畫或是學習上, “控制欲”一旦發作, 簡直滲透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父母為啥會如此迫切地想要掌控孩子, 希望將孩子打造成為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其實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源于父母自己內心的“焦慮”, 二是親子關係缺乏“界限”。

1

父母的廣泛性焦慮:

遊樂場裡的撈魚池旁, 一個2歲的孩子拿著小漁網, 笨拙地一次次打撈著, 只可惜, 每次打撈起來幾乎都空空如也。 一旁的媽媽見狀, 搶過了孩子手裡的漁網就開始撈, 一撈一個准, 幾分鐘時間,

Advertisiment
她面前的水桶就裝滿了小魚。

媽媽一臉驕傲地對孩子說:“等你撈, 估計等一年都撈不起來一條!”然後那個媽媽開始哈哈哈地大笑, 孩子則在一旁滿臉無辜。

看到這一幕, 我感覺很多父母似乎沒有想明白,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 你們想要的究竟是撈魚過程中讓孩子得到練習和愉悅, 還是為了多撈上來幾條魚, 這麼一個結果?

如果要的是多撈幾條魚, 你直接帶孩子去菜場買就好了嘛!

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形容過一個場景:“我, 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 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 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 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 用他五歲的手指。 ”

所以我常常想像書中的此情此景,

Advertisiment
斜陽淺照、時間靜謐, 可愛的孩子用他稚嫩的手指認真探索著這個世界。 如此美妙的一幕, 家長何以忍心打攪?

孩子由於神經系統不夠發達, 所以四肢協調能力、手眼協調能力、手腦配合度都遠不及成人, 所以孩子在做一些“工作”, 比如塗鴉、扣紐扣、紮蝴蝶結、自己拿勺吃飯、穿衣、穿鞋……他會慢慢吞吞地去做, 這個嘗試過程是需要孩子的耐心+孩子的好奇心+父母的耐心+父母的鼓勵的。

當孩子努力做嘗試的時候, 家長應該換一個視角去看待, 孩子笨拙動作後所包含的, 是難能可貴的好奇心和願意嘗試的勇氣。 所以, 家長完全不用過於糾結孩子在“試探”中被“耽誤”的那幾分鐘。

2

媽媽的包辦+剝奪 讓孩子煩透了:

有一次去醫院看病,

Advertisiment
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個14歲的初中生, 醫生診室人太多, 醫生讓家屬出去等, 那個學生也示意讓媽媽出去。 但媽媽執意要留在房內, 一副自己是孩子的“代言人”的意味。

隨後, 醫生開始詢問孩子姓名、年齡等資訊, 孩子正準備開口, 媽媽就搶著回答了, 當問及病史, 媽媽更是搶著說了一大堆。 醫生看不下去了, 直言請家屬保持安靜, 孩子媽媽不情願地點點頭, 但當醫生再次開始詢問時, 媽媽依舊忍不住搶答起來。

這時, 孩子受不了:“媽媽, 你能讓我自己來嗎?”

媽媽也生氣了:“你才多大, 你就自己來!離開我你會什麼?”

孩子大聲頂了回去:“不是我不會, 是你覺得我不會!”

其實這樣“焦慮”的父母身邊有很多, 對孩子過度干預, 試圖掌控孩子的人生,

Advertisiment
他們不肯放手的潛臺詞, 或許就是“我對你盡心盡力, 所以就該和你是‘一起’的, 我們之間應該是‘共生’的關係。 ”

當父母界定自己與子女之間的關係為“共生”關係時, 掌控的欲火就熊熊燃燒起來了, 就如那個14歲女孩的母親一樣, 諸事大包大攬, 親力親為。 然而這背後隱含的, 卻是一種“剝削”的關係, 父母過度干預孩子的生活或行為, 必然剝奪孩子自己動手試一試的機會。

李躍兒在《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中講到世上有三種父母, 一種是懂孩子又負責的, 一種是不懂孩子又不負責的, 第三種是不懂孩子還很負責的, 她說最可怕的是第三種類型的父母。

這第三種類型的父母, 往往表現就是控制欲極強, 總用自己的認知來限制孩子。

父母們一味地限制,可能會導致兩種比較典型的結果:

其一,孩子喪失對世界探索的欲望,不再勇於去嘗試,把自己局限起來。這屬於所謂“聽話”的孩子,大人的限制傳遞給他的資訊就是不要探索,你就是安全的,大人就不再批評你了。

其二,大人的包攬行為,會讓孩子急於把自己被壓抑的好奇心補償回來,找各種機會自己去悄悄嘗試,其實這種做法反而增加了更多的風險。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越無知越恐懼,越恐懼越控制,越控制越失控。即你越希望孩子不要做,你的這個限制行為,就越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3

千萬要忍住,別插手:

曾經看見過這樣一個畫面:一個兩歲的孩子搭積木,簡單地壘高高,媽媽靜靜地坐在旁邊陪伴,看著孩子自己翻找積木,然後一個個壘上去。孩子突然壘了一塊三角形積木,又總想往三角形的尖角上放積木,嘗試了幾次,都掉了下來,然後孩子開始有點煩躁。

這個時候,媽媽才開始輕聲問孩子:“是不是遇到麻煩了,讓媽媽來和寶寶一起想想辦法。”

媽媽把最上面的三角形放在一邊,勻出一塊“平坡”,以便讓孩子可以繼續壘高。當孩子又開始不斷加上一塊塊積木後,媽媽用微笑和鼓掌,給孩子以肯定和鼓勵。

我們來學一下這位媽媽的做法:

當孩子在認真探索的時候,放手讓ta自己試。少一些干預,多一些觀察;

當孩子有需要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幫忙或者示範;

當看到孩子經過努力完成了一些步驟後,及時給予鼓勵。

龍應台說:“長長的路,慢慢地走……”家長對待孩子,我一直很推崇這種不催促不插手,極具耐心的態度。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家長用已有的經驗去代替孩子探索,其實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養孩子就像放風箏,孩子是風箏,你就是那根牽著他的線,想要風箏飛得高,必須得捨得放線。學學搭積木那個媽媽的“放”,不要一直把線緊緊拽在手裡,讓孩子到處探索,到處去飛一飛。父母要做的,只是在ta們飛偏的時候,輕輕地拽回來一點點,就好。

父母們一味地限制,可能會導致兩種比較典型的結果:

其一,孩子喪失對世界探索的欲望,不再勇於去嘗試,把自己局限起來。這屬於所謂“聽話”的孩子,大人的限制傳遞給他的資訊就是不要探索,你就是安全的,大人就不再批評你了。

其二,大人的包攬行為,會讓孩子急於把自己被壓抑的好奇心補償回來,找各種機會自己去悄悄嘗試,其實這種做法反而增加了更多的風險。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越無知越恐懼,越恐懼越控制,越控制越失控。即你越希望孩子不要做,你的這個限制行為,就越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3

千萬要忍住,別插手:

曾經看見過這樣一個畫面:一個兩歲的孩子搭積木,簡單地壘高高,媽媽靜靜地坐在旁邊陪伴,看著孩子自己翻找積木,然後一個個壘上去。孩子突然壘了一塊三角形積木,又總想往三角形的尖角上放積木,嘗試了幾次,都掉了下來,然後孩子開始有點煩躁。

這個時候,媽媽才開始輕聲問孩子:“是不是遇到麻煩了,讓媽媽來和寶寶一起想想辦法。”

媽媽把最上面的三角形放在一邊,勻出一塊“平坡”,以便讓孩子可以繼續壘高。當孩子又開始不斷加上一塊塊積木後,媽媽用微笑和鼓掌,給孩子以肯定和鼓勵。

我們來學一下這位媽媽的做法:

當孩子在認真探索的時候,放手讓ta自己試。少一些干預,多一些觀察;

當孩子有需要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幫忙或者示範;

當看到孩子經過努力完成了一些步驟後,及時給予鼓勵。

龍應台說:“長長的路,慢慢地走……”家長對待孩子,我一直很推崇這種不催促不插手,極具耐心的態度。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家長用已有的經驗去代替孩子探索,其實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養孩子就像放風箏,孩子是風箏,你就是那根牽著他的線,想要風箏飛得高,必須得捨得放線。學學搭積木那個媽媽的“放”,不要一直把線緊緊拽在手裡,讓孩子到處探索,到處去飛一飛。父母要做的,只是在ta們飛偏的時候,輕輕地拽回來一點點,就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