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一見到媽媽就磨蹭怎麼辦

一年級的小野, 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 在學校, 他像一隻頑皮的猴子, 機靈、快捷。 他喜歡和同學們玩, 尤其喜歡在操場上追逐, 玩得熱火朝天。 老師也老是讓他説明做事情, 他都會又快又好地完成, 讓老師滿意。

一次小野給老師送作業本, 不小心滑了一跤, 摔傷了腿, 老師要向媽媽說明情況, 小野就是不讓, 說自己可以處理。 在放學的時候, 媽媽還是出現在學校裡。 小野明顯地像變了一個人, 磨磨蹭蹭地收拾完書包, 慢慢騰騰地排隊, 很不情願地走到媽媽跟前。 他抬頭看了一下媽媽的眼睛, 一下子, 那個活潑可愛的小猴子就變成了乖乖兔,

Advertisiment
不情願地跟在媽媽後面回家去了。

孩子為什麼這樣

說孩子是“兩面派”很多人都不相信, 但是, 確實有很多孩子在家和在學校的表現不一樣, 在老師面前和在媽媽面前的表現也不一樣。 更多的孩子是因為適應能力強, 分得清楚每個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不希望被批評而希望得到誇獎, 於是就見什麼人做什麼事情。

孩子在2~4歲時, 就能很好地區分什麼人可以在自己走路時抱自己而什麼人不會抱自己。 於是, 在爺爺奶奶面前, 孩子就會鬧著讓抱;而跟著爸爸就不會要求抱自己了――這就是孩子的分辨能力。 當媽媽不理解的時候就會覺得孩子是“兩面派”。 孩子在外面活蹦亂跳, 在家裡、在媽媽面前卻拖拖拉拉,

Advertisiment
這也和孩子的情緒以及對媽媽的看法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會在開明、講道理、寬容的媽媽面前更加真實, 而嚴厲、嘮叨、挑剔、打人的媽媽是不受孩子歡迎的, 在這樣的媽媽面前, 孩子永遠沒有精神, 快不起來。

請媽媽注意

約束過多, 造成孩子懈怠

孩子在家裡受到的約束過多, 就會在不受約束的地方發瘋地玩, 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等到了家, 知道媽媽不讓玩, 玩了會挨批評, 甚至挨打, 或者要聽媽媽大喊大叫, 就會老實很多。 孩子本性貪玩好動, 在媽媽面前不能放縱地跑跳, 也就會像沒有了氣的皮球, 做什麼都沒有精神了。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真理

很多媽媽看到孩子淘氣、上躥下跳的時候, 都會惡狠狠地打孩子,

Advertisiment
還邊打邊說:“與其讓你摔斷了胳膊腿, 不如我打斷了它, 我還能夠解解氣……”很多媽媽就是用這種愛, 讓孩子在她們面前帶上了一個面具。

孩子也會煩媽媽

孩子見到媽媽就知道又會有沒完沒了的學習任務、沒完沒了的嘮叨、數不清的責備, 自然見到媽媽就煩, 不願意見到媽媽, 更不願意回家, 行動也就磨磨蹭蹭了。

強化訓練

紙條對話

讓孩子把不如意的事件用紙條寫出來, 每天一張, 放在媽媽的床頭或者一個固定的盒子裡面。 媽媽每天在孩子不在的時候打開看, 然後想辦法解決紙條上寫的問題。 如果孩子對媽媽不滿, 媽媽要及時調整;如果是學校老師或小夥伴的問題, 就要幫助孩子解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