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寶寶表現為怕生。
總是停留在同齡群體之外,
鬱鬱寡歡,
孤獨沉默。
這些寶寶往往不願入託或入園,
常因此與父母生氣。
2、是孩子以自己為中心,
只要大家不按自己想法去做就會不高興。
3、是由於孩子身上的某些缺點。
例如,
愛搗亂、愛罵人等原因,
小朋友們是不歡迎他加入遊戲隊伍的。
4、體弱多病的孩子也不願意參加集體遊戲和活動。
對於他們首先要增強體質,
要找大夫診治,
把孩子體力恢復起來。
有了強健的體魄,
你的孩子就會改變過去那種靦腆的、懦弱的、只縮在家裡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習慣了。
Advertisiment
5、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 總願意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 這也不奇怪。 如果大人硬讓他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 由於智力跟不上, 他就免不了受朋友們的欺負和排擠, 因而造成孩子易怒、粗暴, 產生自卑感, 收到相反的效果。
6、 性格古怪的孩子也不願和朋友一起玩。 他們一般不容易在短期內轉變。 對於他們, 父母一定要有耐心, 要持之以恆地和孩子交流感情, 努力理解孩子, 還要找心理專家和精神科大夫諮詢, 以便矯治孩子古怪的性格。
7、 住在樓房, 本單元上下沒有同齡孩子。
8、 大人怕把屋子弄贓, 不讓孩子帶同學到家裡玩。
9、 擔心出事, 乾脆誰家也不讓孩子去。
10、孩子沒常性, 與別的孩子玩一會就鬧個不歡而散。
11、不愛和同學說話,
Advertisiment
12、沒老實勁, 不是逗弄這個, 就是推倒那個, 結果誰也不願和他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