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孩子不好好吃飯亂發脾氣 家長該怎麼辦

“寶寶乖, 再吃一口, 就吃一口!”

“聽話, 最後一口!”

“不吃算了!今天沒飯了啊, 餓著!”

這種從追著餵飯, 到威逼利誘, 再到惱羞成怒的場景,

Advertisiment
相信很多寶爸寶媽們一定都經歷過。 孩子不好好吃飯, 進而營養不良發育不好, 令很多家長感到擔心和頭疼。

該怎麼辦呢?美國兒童心理專家Sara Au和Peter Stavinoha就0-3歲幼兒不好好吃飯、不按時睡覺和情緒不穩定亂發脾氣的三大常見問題, 為父母提供如下應對策略。

無論你在計畫要寶寶, 還是正為和孩子的“鬥爭”而焦頭爛額, 都應該看看:

1.孩子不好好吃飯, 該怎麼辦?

營造專注的就餐環境

家長要以身作則, 要求所有的家庭成員(包括自己和孩子)吃飯的時候遠離一切電子產品, 包括電視、手機、Ipad、遊戲機等。 告訴孩子, 現在是吃飯時間, 要專心吃飯, 所有別的事情都要吃完了再做。

久而久之, 當孩子養成了專注的用餐習慣, “好好吃飯”自然也就不再困難了。

Advertisiment

鼓勵孩子參與備餐過程

讓TA參與大人的做菜過程, 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對於2-6歲的孩子, 可以讓TA“把調料瓶放到桌子上”, “幫忙擺一下碗筷”等等, 也可以不斷強調, 這頓飯有你的功勞哦!

出於對自己勞動成果的珍惜, 孩子會樂意上桌吃飯。 這樣也有助於培養自理能力和責任感。

及時表揚

Stavinoha建議, 孩子完成“吃飯任務”後, 要及時表揚。 這種積極回饋會增加TA重複此項行為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 孩子今後會為了獲得表揚而好好吃飯。

2.孩子很難哄睡, 該怎麼辦?

睡眠在孩子的生長發育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2015年6月, 美國《臨床醫學睡眠》雜誌登載了由13位醫學專家和研究人員制定的關於嬰幼兒(4個月以上)、兒童及青少年的睡眠時長建議。

Advertisiment
該建議指出, 4-12個月嬰兒睡眠時間應保證12-16小時/天;1-2歲幼兒要保證11-14小時/天;3-5歲應為10-13小時/天。

話雖如此, 但熊孩子越晚越精神, 怎麼哄都不睡該怎麼辦?

可以這樣:

規定上床睡覺時間:晚上9點或9點半的睡覺時間, 一旦定了, 就是“雷打不動”(記得拿走所有干擾睡覺的娛樂設備), 沒有“再玩兒十分鐘”的“討價還價”餘地。

家長態度要一致且堅定:當孩子躺下又起來, 準備下床去玩的時候, 無論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 都要一致且堅定地要求TA回去睡覺。 這樣, 在孩子的作息規律形成之後, 到點自己就會感覺困然後去睡覺啦!3.孩子情緒不穩定, 愛發脾氣該怎麼辦?

Advertisiment

(圖片來源:123rf.com.cn圖庫)

可能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我家孩子2歲以前還是個貼心的小棉襖, 到了3歲有自主意識了, 畫風突變成為了一個小惡魔, 很是頭疼。

但事實上, Stavinoha表示,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往往已經會感知不滿和憤怒, 但還不會用精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所以發脾氣實屬正常。 這一時期也是他們學習如何處理自己的不良情緒的關鍵時期,

Advertisiment
家長要做的不適急躁地呵斥, 而是耐心地引導:

在TA大哭大鬧歇斯底里時, 不要試圖講道理, 這時孩子完全聽不進去;

對於發脾氣的行為, 不要威脅懲罰, 這只會讓情況更加糟糕。

正確的做法是讓發脾氣“自生自滅”, 耐心地等待TA平靜下來。

之後告訴孩子, 有憤怒或不高興很正常不是壞事。 但下次要用語言說出來而不是一味地哭, 不告訴爸爸媽媽你為什麼不高興, 我們怎麼知道如何幫助你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