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愛你買的書?你需要這張清單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個體, 年齡、興趣、感覺敏感度、氣質類型的不同都會造成伴讀方式的差異, 父母要善於觀察孩子, 選擇適宜的讀物和共讀方法。

關於選書的7條建議

0-1歲, 選擇形象突出, 色彩鮮豔的大卡片。

選擇生活中常見、離他生活經驗近的卡片。

一些動態的、有聲音的, 像汽車往往會引起孩子的興趣。

展示卡片的時候, 成人的語言相伴隨。 比如展示衣服的卡片時可以說:寶寶我們穿衣服, 現在我們要穿一件黃黃的衣服, 來穿好, 袖子先套進去。

9個月以後, 還可以選擇一些容易清潔的、安全耐用的布書。

Advertisiment

這些布書其實就是玩具, 但柔軟安全。 建議定時清洗, 不然容易滋生細菌。

1-2歲, 選擇孩子熟悉的、生活場景中的材料。

比如當看到橘子的橫切面時, 寶寶肯定會很奇怪, 因為他看到的橘子不是這個樣子, 這時候家長不要受文字的限制, 拿個橘子切開讓他感知一下。

2-3歲, 孩子好奇心特別強, 建議去實體書店, 讓TA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

同時, 自我意識開始萌芽, 可以選擇一些跟孩子自我情緒、生活場景和經驗有關的故事, 語句簡練短小。

3-4歲, 孩子也喜歡一些生活類的閱讀材料, 在選擇圖書的時候應該跟TA的生活經驗有關。

4-5歲, 孩子開始偏好豐富和多元, 可以增加一些認知類的、社會類的閱讀材料, 包括動植物、季節的變化、自然現象等等。

Advertisiment

5-6歲, 孩子更偏向于社會類和他自己生成的閱讀材料, 有些幼稚園會展示孩子的自製書:把旅行寫出來、畫出來, 弄成一本書, 在家裡當然也可以這樣做。

此外, 啟發孩子從生活中的標記廣告、重大新聞裡, 收集閱讀和講述材料。

家庭親子共讀的4種方法

朗讀法

給孩子讀書的時候, 心裡不要有別的事情。

給孩子讀的任何的書, 自己事先去看一遍, 把那些晦澀的、跟孩子經驗不吻合的內容轉化成孩子能理解的語言。

成人一定要改變表述的方式, 學著富有感情的朗讀。

遊戲法

遊戲是0-6歲孩子學習和活動的主要方式。 比如, 有很多的故事書都可以角色扮演。

討論法

到了中班之後, 跟孩子之間互動討論方式要開始多一些。

可以延伸故事,

Advertisiment
也可以表達孩子的情感。

孩子在閱讀中提出的問題, 要予以解答。

創作法

大班孩子還可以創編簡單的故事。

比如, 今天到公園去, 家長就把某一件事放大, 晚上跟孩子聊聊。

起初, 家長先示範把它編成一個睡前故事, 孩子會覺得非常親切, 慢慢得他就可以編出自己的故事。

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線索, 比如在開頭、當中或結尾引導孩子說出所看、所想、所做。

重要的是家長要很珍惜孩子的作品。 可以把它裝訂成屬於孩子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書。

提升共讀興趣的3個技巧

肢體接觸很重要

家長摟著孩子拿書的時候, 要注意書本和孩子眼睛保持一定距離, 不要自己越看越近, 忘記孩子的距離更近。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適度提問

Advertisiment

一成不變的提問會讓孩子厭煩, 大班的時候你可以問他, 你有什麼問題來問問我。 倒過來讓孩子提問, 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跳著看

到了中大班之後書可以跳著看, 激起他的好奇心, 更加仔細的觀察書中的細節, 猜測故事的發展, 增加互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