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愛學習,有沒有辦法改善?

都快上小學了, 還成天只知道瘋玩, 從不主動學習, 看書、數數都需要別人逼著去做, 這樣如何適應將來的小學生活?

為什麼不能主動學習?

父母的任務

如果讓孩子所學習的內容在開始時沒有激發他的興趣, 而是父母過於成人化地帶入, 孩子會覺得那不是他的選擇, 那是一件沒意思的任務, 是爸爸媽媽讓他去的, 即使學習內容不是那麼無趣, 但過於成人化的學習形式以及爸爸媽媽的催促, 都會讓孩子感到這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情, 做起來也不會有主動性。

枯燥的重複

剛剛開始學習, 都要從最基本的學起,

Advertisiment
為了能打好基本功, 還需要重複剛學到的基本內容, 如此一來, 學習在小朋友眼中實在是一件既沒有意思又需要不斷重複的事情。

管不住自己

孩子控制力弱, 玩起來就會興奮, 常常會忘記接下來要完成的學習內容, 這是所有孩子都會發生的情況。 但到了學習時間, 父母會必須終止他開心的玩耍活動, 那時孩子的心裡一定會對學習充滿反感。

掌握特徵, 應對有方

學習欲望要激發

帶孩子去科技館、博物館或動物園, 並允許他在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或動物身上多放些時間, 當他仔細觀察時才能夠形成問題, 然後就可以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從而激發他開始找尋和獲得答案的學習過程。 父母還可以在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停留時,

Advertisiment
自己也試著發現一下, 這樣讓孩子覺得你和他有相同愛好, 更容易多討論問題。 當形成這樣自由、有趣的探索環境時, 孩子想去找到答案的積極性自然就會上來。

讓學習變得有趣也有用

學習, 其實有很寬的範疇, 絕不僅僅只有掌握知識才是學習。 孩子更容易接納學習一些生活技能或通過學習提高自己某一項的玩耍本領, 父母也可以先創造這樣的機會, 讓他有學習的意識。 例如:吃飯前給大家分發碗筷;去超市買東西前, 先做計畫, 列出購物清單;給比自己年齡小的朋友講個故事;或者表揚他近期琴彈得有進步, 很認真地請他給全家人彈一首曲子……建立孩子與學習的親切關係, 讓他自己感覺到這些都是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的小本領。

Advertisiment

小小計畫做起來

自我管理是一個很長期的事情, 也是需要從小為孩子培養起來的好習慣。 和他一起做個可施行的計畫表, 並且不斷通過實踐來讓這個計畫更貼近孩子的日常生活。 最初的幾個月裡可以提醒、詢問, 並且有些獎勵, 以此來幫助孩子能堅持下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