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的父母一般總是比較忙,
閑時和子女相處,
大多以物質作為補償。
孩子升學了,
贊助;孩子畢業了,
送出國深造;孩子深造完畢,
想法為他們開公司。
大多數并不富裕的父母,
則在日常生活上下功夫。
飯桌上最好的留給孩子,
家里最涼快的地方給孩子睡,
手頭再緊也要擠出錢給孩子買名牌球鞋,
工作再忙也不讓孩子插手家務。
被千嬌萬寵的這一代孩子,
無論出身貧富,
大多具有共同特點:缺乏責任感。
他們幾乎沒有家庭責任感的意識。
貧寒家境的孩子自怨命苦,
對父母不加輕視就不錯了。
家境好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總認為父母對自己的關心還不夠,
因為父母還可以多付出一些。
至于社會責任感,
新一代們恐怕就忽略了。
社會只給他們提供比前人充足得多的生存條件,
而并不需要他們擔負任何義務。
他們缺乏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
缺乏強烈的奮斗動力,
經不起挫折和磨難。
當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孩子們關心環保,
關心生態環境,
關心殘疾人和弱勢群體,
關心世界的未來的時候,
我們這個并不算發達的國家的孩子們,
不惜把熱情奉獻給歌星影星,
以關心偶像的痛癢,
渴望偶像的眷顧來寄托貧乏的心靈。
當家長的,
不能再將子女當成寵物養了。
孩子3歲,
上街的時候就要讓他幫你提東西;孩子5歲,
就要讓他掃地擦桌子,
并告訴他如何節省用電;孩子上學,
Advertisiment
要他節約文具的開支;孩子放學后,
要他順便到菜場去買菜,
以便減輕父母的壓力;節日里讓孩子洗洗馬桶,
知道臭和臟是生活的一部分;讓孩子干粗活和重活,
知道父母需要他們照顧;孩子上中學,
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費,
錢就這么多,
超支了只能挨餓。
鼓勵孩子參加公益活動,
讓他們懂得奉獻的快樂;培養孩子各種生活技能,
讓他們有很強的動手能力。
當孩子們從小就學會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并與父母分擔家庭的責任,
他們才能在將來承擔起社會的責任。
讓孩子們懂得去建設一個屬于他們的良好的社會,
我們才能安心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