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就是指個體與別人共同享受歡樂、幸福、好處等。 這是人的一種親社會行為, 是人在社會交往中的需要獲得的一種意識, 一種能力, 一種品質, 也是每個人需要具備的一種美德, 一種責任。 學會分享是孩子成長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孩子可以從充滿童趣的分享活動中真切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 這對他們正確理解分享以及將來形成健全人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然而對於心理發展水準還處於以自我中心為特徵的幼兒來說,
Advertisiment
但令人遺憾的是, 如今, 孩子的分享意識和能力並不強。 之所以如此,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缺少分享的物件。 由於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 很多孩子成為家庭中的“獨佔”主體。 無論是玩具還是食物, 孩子都習慣了一個人“享受”, 父母和爺爺奶奶總是以這樣或者那樣的理由拒絕孩子分享的物品。 由此造成孩子的獨佔心理, 認為什麼物品都是自己的, 什麼事情都應該以自己為主。 另外, 由於現在居住環境的變化,
Advertisiment
孩子間相互分享快樂
所以, 家長們應該有意識地創造條件, 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和行為。 一方面, 家長可以利用家庭本身這一重要資源, 讓孩子學會分享。 家庭是孩子社會交往的第一個場所, 是孩子走向社會的橋樑, 也是培養孩子分享行為的重要場所。 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 便與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員交往, 這是最初的社會交往行為。 家庭成員與孩子的每一次分享行為都是孩子分享意識和行為形成的過程。 另一方面, 家長要多帶孩子與同齡人交往,
Advertisiment
但是, 需要指出的是, 由於年幼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 他們往往並不能準確地解讀分享本身的含義, 他們對分享的理解是通過與家長及他人的分享行為慢慢深化的, 是一種由外而內的內化過程。 家長無意的一言一行可能都會使孩子對分享本身產生錯誤的理解。 比如案例中的這個家庭, 雖然家長在強化孩子分享意識的過程中注意到培養孩子尊老愛幼的優秀品質,
Advertisiment
我曾經讀到過一個小故事。 一個叫丁丁的孩子, 從小就在家裡受到尊老愛幼的訓練。 比如每次買回蘋果來, 家長都要讓丁丁效仿孔融讓梨的故事。 丁丁可謂訓練有素, 他每次都要揀最大的蘋果先給奶奶吃。 奶奶照例笑著誇讚一番:“丁丁真孝順, 好孩子, 奶奶的牙不好, 你吃吧。 ”接下來是爸爸和媽媽, 都有不吃大蘋果的理由。 最後, 丁丁抱著那個最大的蘋果獨享去了。 一個實在算不上什麼的蘋果, 把一家逗得其樂融融。 有一天, 爸爸的上司來家裡玩, 懂事的丁丁立馬去果籃裡找來一個大蘋果, 送給客人吃。 奶奶和爸爸媽媽見了, 個個樂開了懷。 那上司也說:“你們家的孩子真不錯。
Advertisiment
故事中的丁丁可謂訓練有素, 他每次都要揀最大的蘋果先給奶奶吃。 奶奶每次都笑著誇讚丁丁一番。 同樣, 爸爸和媽媽也都以各種理由拒絕吃最大的蘋果。 最後, 丁丁“只好”抱著那個最大的蘋果獨享。 雖然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生活片段, 一次小小的分享過程, 但這卻給丁丁傳遞了一個重要的錯誤信號, 那就是大人不會吃的,只是走走過場,最大的那個蘋果在成人之間轉一圈後最終仍然會成為自己的。長此以往,丁丁就形成這樣的一種認識,所謂的分享,就是虛晃一槍,最終最大的那個蘋果會回到他的手上。可是,爸爸的上司並不瞭解這個家庭中的這種特殊“分享”行為,以至於在不喜歡吃蘋果的情況下還是出於對孩子的尊重咬了蘋果,最後弄得尷尬萬分。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另外,家長在培養孩子的分享行為時,還需要注意一點,即分享必須是孩子的自願行為。一個孩子如果能自主自願地與人分享並以此為樂,那麼可以說真正具有分享能力。家長需要培養的就是這種孩子發自內心的自願分享。但這種分享能力的培養必須從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入手,即讓孩子從他人角度出發,體驗他人情緒、情感,從而學會理解,學會分享。比如,當孩子應家長的要求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家長吃時,他是真心以為家長需要或者喜歡這個東西,並且會因為與親愛的人一起分享而感到快樂。因此當孩子與家長分享物品時,家長在真正地接受孩子分享物品的同時,還要在整個過程中表現出快樂的情感,以便強化孩子分享過程帶來的快樂體驗。相反,如果家長像案例中的奶奶一樣,以各種理由謝絕孩子的分享,那麼就會使孩子覺得你在“玩耍”,分享不是真的,而是假的。如果孩子一直把分享僅僅當成換取報答或取悅他人的手段,那麼這種分享便是一種“虛假”現象了。就如同丁丁僅僅把蘋果當成取悅成人的工具一樣,當成人真的吃一口這個最大的蘋果時,他心裡便難以接受。原因就是丁丁原來沒有形成相應的情感體驗。相反,如果從丁丁第一次分享蘋果時,奶奶和爸爸媽媽就真正地吃這個蘋果,也許當時丁丁可能心裡有點難受,有些不愉快,但如此往復,他的這種不愉快的情感體驗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家長再予以語言上的表揚和鼓勵,那麼就會強化他的分享意識,增強其分享的快樂體驗。等到他人來做客分蘋果時,也不會出現案例中那如此尷尬的場面了。
所以,當家長們看見自己的孩子“小氣”,不會分享時,是不是要反思一下,究竟是孩子自身的問題,還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
小編總結:家長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學會與他人分享,當看到孩子“小氣”的時候不少家長就會對孩子凶,可是家長又有否考慮到是自己沒有為他們做一個帶頭作用,以至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為之分享。
(兼職編輯:梁雋紅) 那就是大人不會吃的,只是走走過場,最大的那個蘋果在成人之間轉一圈後最終仍然會成為自己的。長此以往,丁丁就形成這樣的一種認識,所謂的分享,就是虛晃一槍,最終最大的那個蘋果會回到他的手上。可是,爸爸的上司並不瞭解這個家庭中的這種特殊“分享”行為,以至於在不喜歡吃蘋果的情況下還是出於對孩子的尊重咬了蘋果,最後弄得尷尬萬分。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另外,家長在培養孩子的分享行為時,還需要注意一點,即分享必須是孩子的自願行為。一個孩子如果能自主自願地與人分享並以此為樂,那麼可以說真正具有分享能力。家長需要培養的就是這種孩子發自內心的自願分享。但這種分享能力的培養必須從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入手,即讓孩子從他人角度出發,體驗他人情緒、情感,從而學會理解,學會分享。比如,當孩子應家長的要求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家長吃時,他是真心以為家長需要或者喜歡這個東西,並且會因為與親愛的人一起分享而感到快樂。因此當孩子與家長分享物品時,家長在真正地接受孩子分享物品的同時,還要在整個過程中表現出快樂的情感,以便強化孩子分享過程帶來的快樂體驗。相反,如果家長像案例中的奶奶一樣,以各種理由謝絕孩子的分享,那麼就會使孩子覺得你在“玩耍”,分享不是真的,而是假的。如果孩子一直把分享僅僅當成換取報答或取悅他人的手段,那麼這種分享便是一種“虛假”現象了。就如同丁丁僅僅把蘋果當成取悅成人的工具一樣,當成人真的吃一口這個最大的蘋果時,他心裡便難以接受。原因就是丁丁原來沒有形成相應的情感體驗。相反,如果從丁丁第一次分享蘋果時,奶奶和爸爸媽媽就真正地吃這個蘋果,也許當時丁丁可能心裡有點難受,有些不愉快,但如此往復,他的這種不愉快的情感體驗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家長再予以語言上的表揚和鼓勵,那麼就會強化他的分享意識,增強其分享的快樂體驗。等到他人來做客分蘋果時,也不會出現案例中那如此尷尬的場面了。
所以,當家長們看見自己的孩子“小氣”,不會分享時,是不是要反思一下,究竟是孩子自身的問題,還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
小編總結:家長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學會與他人分享,當看到孩子“小氣”的時候不少家長就會對孩子凶,可是家長又有否考慮到是自己沒有為他們做一個帶頭作用,以至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為之分享。
(兼職編輯:梁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