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活潑是好事還是壞事

編輯的話:小學階段的孩子, 因為老師喜歡孩子認真, 所以家長就懼怕孩子的好動;幼稚園階段相反, 因為老師允許孩子的動, 於是家長都以活潑好動為最高目標。 看到安靜的孩子就覺得這個孩子過分木訥, 有問題。 其實孩子不管好靜好動, 都沒有問題, 問題在於家長把它當成了問題。

這篇文章的作者提出了新穎的觀點, 老嫌孩子不活潑的家長, 看是否可以革新下自己的觀念。

幾乎每個成年人看兒童, 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他們天生好動, 一刻也不能靜下來。 於是休閒時, 常帶他們到充滿聲光刺激的遊樂場所,

Advertisiment
課業的安排也是一樣接一樣的, 生怕稍一停頓就輸給別人。 在父母的安排下, 能有多少思考經驗, 則不得而知了。

《諸葛亮誡子書》雲: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 非靜無以成學。

如果我們錯失孩子安靜的本質, 任其偏向喧鬧, 對他們身體與精神的發展, 將是很大的損失。

靜定讓孩子更專注

我們常為心不在焉, 未做完一件事又急著做另一件事, 似乎很忙碌, 但永遠無法做好一件事的孩子擔憂生氣, 甚至斥責打罵, 最後束手無策時, 只好自圓其說:大概是他的個性吧?

事實上, 孩子是有安靜的本質, 如果成人懂得安排環境, 孩子的心智慧奇妙地統整起來, 因而變得鎮靜、喜悅,

Advertisiment
忙碌、忘卻自我, 就如同克服了自己, 也克服了周遭的小小勝利者。

古今偉人成功的共同特質之一, 就是能專注到忘我的境界。

而孩子學習能力的好壞, 也與能否專注有極大的關係, 蒙特梭利博士曾說:“注意力集中, 是兒童往後一切發展的基礎。 ”

她以用圓規畫圓作比喻, 說明專注力有如圓心, 當圓心固定時, 才能畫出完美的圓。

許多成人, 其實也知道專注力對孩子的重要性, 只是大多數不明白專注力是一項特質, 只能經由練習而獲得, 無法經由命令而產生。 成人如看到兒童分心、注意力不能集中時, 大聲斥責或提醒他們要專心, 是一點作用也沒有的。

但是“靜、定”活動的訓練, 絕對是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和獲得, 有很大的幫助。

Advertisiment
因為, 兒童在“靜、定”活動的過程中, 是以意志控制自己身體的活動, 換句話說是以意志(精神)支配隨意肌(肉體)。 能夠完成靜定活動, 是基於兒童意志力的安靜。

當我們能靜定時, 精神狀態是放鬆的, 此時腦波會出現α波, 而α波很適合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對右腦的開發, 相當有幫助。

右腦是直覺的腦, 因此在右腦發達的時期, 給予孩子任何教導, 他們都會直覺、沒有選擇地吸收, 同時右腦也是以潛意識為主的腦。

而左腦是顯意識的腦, 有選擇性辨別的能力, 會對外來的資訊說“不”!因此, 當孩子六歲後, 左腦功能快速發展, 就不會全盤接受父母師長的教導。

很怕輸在起跑點的父母, 過度重視智育(也就是左腦的教育)。 其實在嬰幼兒時期,

Advertisiment
人類的右腦特別發達, 結果因成人的功利, 錯失了用右腦強化孩子左腦功能的機會。

幫助幼兒心靈的開展

所謂教育, 就是給予適當的環境, 協助兒童的發展, 並期待人格能健全發展。 有一天, 義大利教育家, 瑪利亞蒙特梭利博士, 從一位母親手中抱過一個嬰兒, 她看著嬰兒紅潤圓胖的臉孔, 透出一股難以形容的安詳、寧靜。

這個發現, 激發了她的靈感。 她將安靜變成一種遊戲, 用在小朋友身上, 結果收穫超乎她的預料, 孩子非常喜歡這個遊戲, 他們一旦認識、體驗安靜遊戲後, 便會一再要求多次進行。

這顯示安靜確實是兒童生命本質的一部分。

事實上, 兒童內部存在著自然發展的法則, 有運用自己心智慧力、實踐自我表現的欲望。

Advertisiment
成人若懂得站在協助者, 而不是干預者的角度, 去尊重孩子各階段身心的發展, 他們自然會完善地開展自我。

靜、定活動的安排, 就是有助於孩子心靈的開展, 孩子在心靈安靜後, 能學會聽和管理自己的能量, 體會內在的安定, 對孩子心靈成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而且他們內心獲得抒發的管道後, 也會培養關懷他人情感, 以及寬容他人的精神。

最常見最無效的溝通方式

當孩子對父母造成困擾時, 父母最常見的溝通方式或者指責就是:

1.命令、指揮

“你去找別的東西玩。 ”

“把這裡收拾乾淨。 ”

“不准大聲尖叫。 ”

2.警告、恐嚇、威脅

“如果你再來搗蛋, 我就要打你的小屁股了。 ”

“玩具再不收回玩具箱, 我就全部掃到垃圾桶。 ”

“你如果成績再這麼差, 玩遊戲時間就別想了。”

3.忠告、訓誡

“妹妹小,不懂事,別和她吵架。”

“請別吵我,我快被你們吵死了。”

“東西用之前,請先征得別人的同意。”

4.提供建議、解決辦法

“你為什麼不去看故事書呢?”

“我想,你去畫圖好了。”

“小孩子,是不是應該誠實啊?”

這些談話的方式,將產生了下面的後果:

1.致使孩子抗拒父母。

2.孩子誤以為父母當他是傻瓜。

3.孩子覺得父母不顧及他們的需求。

4.孩子覺得有罪惡感。

5.刺傷孩子自尊心。

6.致使孩子層層武裝自己。

7.激發孩子攻擊父母的念頭。

因為這種談話方式在有意無意間,告訴孩子你已替他想好了解決的辦法。

你指揮他、控制他、恐嚇他,要他完全聽你的,此時孩子完全置身事外,沒有一點參與感。這樣孩子自然會採取防衛、抗拒,甚至對父母充滿敵意。父母完全不自覺他們這樣做,是在剝奪孩子設身處地為父母著想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根本無從學習如何去“體諒別人”和如何“負起責任”。 (沈金慧)

玩遊戲時間就別想了。”

3.忠告、訓誡

“妹妹小,不懂事,別和她吵架。”

“請別吵我,我快被你們吵死了。”

“東西用之前,請先征得別人的同意。”

4.提供建議、解決辦法

“你為什麼不去看故事書呢?”

“我想,你去畫圖好了。”

“小孩子,是不是應該誠實啊?”

這些談話的方式,將產生了下面的後果:

1.致使孩子抗拒父母。

2.孩子誤以為父母當他是傻瓜。

3.孩子覺得父母不顧及他們的需求。

4.孩子覺得有罪惡感。

5.刺傷孩子自尊心。

6.致使孩子層層武裝自己。

7.激發孩子攻擊父母的念頭。

因為這種談話方式在有意無意間,告訴孩子你已替他想好了解決的辦法。

你指揮他、控制他、恐嚇他,要他完全聽你的,此時孩子完全置身事外,沒有一點參與感。這樣孩子自然會採取防衛、抗拒,甚至對父母充滿敵意。父母完全不自覺他們這樣做,是在剝奪孩子設身處地為父母著想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根本無從學習如何去“體諒別人”和如何“負起責任”。 (沈金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