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聰明?都怪爸媽這6個壞習慣!早看早好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聰明伶俐, 誰都不想要一個“笨”孩子。 可現實生活中, 很多父母不經意間做出的一些舉動, 卻在無形之中使孩子進步遲緩、學習倦怠。

其實, 據研究顯示, 是家長的這6個壞習慣影響了孩子的智力發育, 而現在改還來得及:

-01-

關於吃飯

現在很多家庭都沒有了做早飯的習慣, 一覺睡到大中午, 早飯和午飯就一起吃了, 而孩子只好和父母一樣, 被迫養成不吃早飯的習慣。 殊不知, 早飯是距離上一餐時間間隔最長的一頓飯, 胃裡的食物經過一晚上的消化, 熱量已被用盡, 如果不及時吃早餐補充人體消耗的能量的話,

Advertisiment
很容易出現低血糖、頭暈噁心的症狀。

而這些症狀如果反映到孩子身上的話, 那孩子一上午的思維活躍度都會很低, 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昏昏欲睡的情況。

另外, 如果孩子每一頓飯都吃的太飽的話, 也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因為吃的太飽的話, 人的大腦就會反應遲鈍, 總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長時間下來, 孩子的腦細胞會出現早衰, 智力增長會被抑制。

所以, 家長給孩子吃的每一餐都要吃好, 吃飽, 但不能過飽。

-02-

關於睡眠

現在很多家長都有熬夜的習慣, 看電視、上網、加班……連帶著孩子都跟著熬起夜來。 而孩子正處於身體發育期, 如果長期熬夜的話, 不僅會影響身高和免疫力, 出現一系列健康問題,

Advertisiment
最主要的是, 孩子經常熬夜, 第二天就起不來, 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 早餐來不及吃, 上學經常遲到。

由於睡眠不足, 孩子上課時自然會昏昏欲睡, 腦細胞無法處於活躍狀態, 影響智力發展, 並使學習成績下降。

-03-

關於閱讀

大家都知道, 閱讀是一個人鍛煉思維的最好方式, 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 人是一直處於思考狀態的。 而一個經常思考的人, 大腦細胞必定處於活躍狀態。

但現實生活中, 很多家長口口聲聲要求孩子多看書, 自己卻當著孩子面玩手機、打遊戲, 以為自己的行為跟孩子沒有任何關係,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父母的行為習慣, 影響著孩子的言行舉止;父母所營造的家庭氛圍, 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性格。

一個經常在孩子面前看書、看報的父母,

Advertisiment
在家裡擺放著圖書的父母, 一定會有一個愛閱讀的孩子;

反之, 如果父母不愛看書, 不愛學習, 家裡沒有一個學習的環境, 孩子也一定不喜歡閱讀。

孩子不愛讀書, 不愛學習, 長期不動腦, 就會加速大腦衰退, 再聰明的孩子也會變遲鈍了。

-04-

關於批評教育

孩子嘛, 犯個錯很正常, 每一次試錯都是孩子的一次成長啊。 可家長卻不會換位思考, 總是以成人的價值觀來要求孩子, 於是一遇到孩子犯錯, 就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 有的甚至動用武力……

沒錯, 你的吼叫當時的確能嚇住孩子, 讓孩子安靜下來, 不知所措。 可這樣做的結果, 不僅不能讓孩子很好地認識到錯誤, 而且孩子情緒上容易出現焦慮、抑鬱,

Advertisiment
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

另外, 美國懲戒與家庭暴力專家曾對1510名2歲—9歲的兒童進行了4年的跟蹤研究後發現, 在806名2歲—4歲的兒童組中, 未遭體罰過的兒童, 智商的平均商數比經常挨打者高出5分, 而另一組704名5歲—9歲的兒童, 這一差距是2.8分。

也就是說, 體罰孩子是會降低孩子智商的。

-05-

關於玩

“玩”這個字眼對於家長來說, 一直是敏感詞, 因為家長覺得孩子玩就是在浪費時間, 耽誤學習。 只要看到孩子在看書寫字, 那家長心裡就舒坦了 ;如果看到孩子在玩, 那保准氣不打一處來, 又開始了“一天天就知道玩, 作業做完了嗎”這樣的絮叨中。

學習最重要的, 是講究勞逸結合。 如果只知道學習, 很容易給人“書呆子”的印象, 做事容易一根筋, 不懂得變通,

Advertisiment
不會人際交往;而如果整天只知道玩, 一點東西也不學, 那自然不會有出息。

因此, 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 幫助孩子在“學”與“玩”之中找到一個平衡。

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 什麼時候該學習, 什麼時候盡情的去玩耍, 做到張弛有度。

讓孩子學會勞逸結合, 給孩子釋放壓力的機會, 只有壞情緒得以釋放, 新知識才能被接納啊。

-06-

關於謙虛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

A媽媽:“這就是你們家孩子啊, 哎呀, 看著就帶著股聰明勁兒, 將來肯定是上清華北大的苗子。 ”

B媽媽:“聰明啥啊, 我家孩子可笨了, 可不如你家孩子聰明。 ”

像這樣, 父母經常會在別人面前表示謙虛, 說自家孩子的“壞話”, 雖然大人之間都心知肚明, 可孩子年齡還小, 根本不懂得這話背後的含義,他們聽到的就只是字面的意思:媽媽說我笨。

一次兩次的,孩子可能還不會放在心上,若總是聽到這樣的話,那就會對孩子形成一種心理暗示,並且使孩子朝著這個方向——笨——努力。

所以,父母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措辭,儘量說一些帶有積極性的語言,用正能量影響孩子。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美好未來,父母應該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和不佳行為習慣,給孩子營造一個正面、健康、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為孩子變“聰明”做好充分準備。

根本不懂得這話背後的含義,他們聽到的就只是字面的意思:媽媽說我笨。

一次兩次的,孩子可能還不會放在心上,若總是聽到這樣的話,那就會對孩子形成一種心理暗示,並且使孩子朝著這個方向——笨——努力。

所以,父母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措辭,儘量說一些帶有積極性的語言,用正能量影響孩子。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美好未來,父母應該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和不佳行為習慣,給孩子營造一個正面、健康、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為孩子變“聰明”做好充分準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