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越不聽話, 對批評不理不睬, 動不動就頂嘴甚至大發雷霆……面對這樣的“小皇帝”, 父母也許惱怒、失望, 但同時也要反思。 其實, 孩子不聽話, 有時是父母的錯。 尤其有下面幾種舉動的父母, 往往會在無意中給孩子樹立壞榜樣。
1.溝通不專注。 大人往往很忙, 所以不少家庭經常是孩子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父母卻忙著手頭的事。 無形中, 孩子就學會了“不用專心聽別人說話”, 就會一邊玩玩具, 一邊聽別人說話。 因此, 孩子說話時, 父母要用對孩子的期望來要求自己, 看著孩子的眼睛, 認真聽他說的每一個字,
Advertisiment
2.要求不合理。 當父母給孩子制定的日常要求不合理時, 很容易使孩子積累起負面情緒, 導致他不聽話。 洋洋剛上小學, 為了讓他養成不拖延的好習慣, 父母規定他放學回家必須先寫作業。 不過, 洋洋喜歡的動畫片一般都是剛回家時就開始, 爸媽的規定讓他很不滿意, 卻也無能為力。 半個月後, 洋洋爸媽突然發現, 原本乖巧的兒子越來越不聽話, 不好好吃飯, 到點不睡覺, 早上起不來。 洋洋不聽話的根源就在於父母不合理的要求。 所以, 家長給孩子定規矩前, 要先想想是否符合其年齡特徵,
Advertisiment
3.不注重傾聽。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話題不感興趣, 或者覺得童言無需在意, 所以不注意傾聽, 心不在焉。 然而, 美國心理學家的一項研究指出, 傾聽可對人的心情起到“淨化作用”。 有心結的人傾吐後會舒服很多。 所以, 父母要有傾聽孩子心聲的意識, 傾聽時要蹲下或彎腰, 眼睛平視孩子, 而不是蹺著二郎腿坐在椅子上, 叫孩子“你給我站好”。
4.說話太囉嗦。 有些父母說話抓不住重點, 絮絮叨叨, 還夾雜著許多抱怨、責備的話;還有的家長說話毫無邏輯, 幾件事翻來覆去地說。 這樣做, 孩子完全搞不清楚父母究竟想要說什麼, 希望自己做什麼, 結果家長喋喋不休說得痛快,
Advertisiment
5.態度過於粗暴。 一些父母為了讓孩子重視自己的話, 會下意識地提高語調, 但孩子此時的關注點更多在父母惡劣的態度和憤怒的表情上, 而不是說話的內容。 從心理學角度看, 父母說話越溫和, 孩子越容易關注父母說的話。 即使很生氣, 父母也要按捺住情緒, 看著孩子, 讓他停下手裡的事, 和顏悅色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總之, 讓孩子聽話, 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 切不可對孩子、配偶、父母等身邊人的話敷衍了事, 甚至無動於衷, 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與人爭吵。 只有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