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溝通不專注
大人往往很忙, 所以不少家庭經常是孩子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父母卻忙著手頭的事。 無形中, 孩子就學會了“不用專心聽別人說話”, 就會一邊玩玩具, 一邊聽別人說話。 因此, 孩子說話時, 父母要用對孩子的期望來要求自己, 看著孩子的眼睛, 認真聽他說的每一個字, 並及時給予回饋。 同時可以提一些問題, 加強互動。 假如當時很忙, 要明確告訴孩子需要等待多久, 以及這段時間他可做些什麼, 讓孩子不必茫然等待。
2.要求不合理
當父母給孩子制定的日常要求不合理時, 很容易使孩子積累起負面情緒,
Advertisiment
3.不注重傾聽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話題不感興趣, 或者覺得童言無需在意, 所以不注意傾聽, 心不在焉。 然而, 美國心理學家的一項研究指出, 傾聽可對人的心情起到“淨化作用”。
Advertisiment
4.說話太囉嗦
有些父母說話抓不住重點, 絮絮叨叨, 還夾雜著許多抱怨、責備的話;還有的家長說話毫無邏輯, 幾件事翻來覆去地說。 這樣做, 孩子完全搞不清楚父母究竟想要說什麼, 希望自己做什麼, 結果家長喋喋不休說得痛快, 孩子卻昏昏欲睡, 不知所云。 因此, 父母在跟孩子提要求時, 儘量使語言簡單明瞭。 每次只說兩三件事, 並讓孩子重複自己說過的話, 同時督促他去做。
5.態度過於粗暴
一些父母為了讓孩子重視自己的話, 會下意識地提高語調,
Advertisiment
總之, 讓孩子聽話, 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 切不可對孩子、配偶、父母等身邊人的話敷衍了事, 甚至無動於衷, 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與人爭吵。 只有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完善了, 他們才能心服口服地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