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聽話應該怎麼教育

孩子不聽話, 不好教育, 對於家長來說確定是件頭疼的事, 但我們要掌握一些方法, 正確面對。

孩子不聽話應該怎麼管教
暴力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家庭教育專家許蔚虹認為, 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 六七歲的孩子大腦中有自己特有的秩序, 家長應該對孩子合理的或非原則性的需求, 多一些尊重, 少一些急躁。 因為孩子沒有成熟, 理性與克制只能由大人去完善, 操起棍棒打屁股, 讓孩子屈服, 表面上省心, 但問題根本沒有解決, 孩子照樣不明白事情應該怎麼做, 為什麼這樣做是錯誤的。 於是, “溝通”在棍棒交加之時中斷了,
Advertisiment
輕則留下一個非常不好的童年回憶, 重則會使孩子成為一個頑固或有暴力傾向的人。
“家長在體力上占絕對優勢, 隨便一巴掌, 對孩子來說都是巨大的打擊, 孩子的心靈傷害基本上沒有可能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調解等途徑得到釋放, 而是全部轉化成了內在的精神壓力。 ”許蔚虹說, 打孩子可能導致孩子的兩種傾向:一種是孩子因為怕挨揍而成為馴服的羔羊, 性格孤僻、懦弱、自卑等;另一種是容易激發逆反心理, 有可能變成桀驁不馴、破壞性很強的人。 嚴重的還會演變為由內向外的復仇衝動, 包括對施暴者個人或對整個社會的仇視。 因為, 棍棒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弱者就要服從、暴力可以解決問題的錯覺。
Advertisiment

教育方式不同效果就不同
“在愛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了仁慈;在皮鞭下長大的孩子, 只會產生仇恨。 孩子的確會惹家長生氣, 但很多時候, 孩子的錯誤是無心之過, 用愛作基礎, 讚美和鼓勵作階梯, 輔以耐心、寬容, 孩子才會給家長最好的回報。 ”許蔚虹說, 孩子是家長最珍貴的寶貝, 但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不是家長的私有財產, 不能任由家長處置。 即使家長含辛茹苦地把他撫養長大, 供他衣食住行, 供他上學成長, 家長也無權實施棍棒教育。
一般說來, 孩子健康成長有四種需要:
一是父母的愛護和關懷, 而不是父母的責怪和打罵;
二是被他人接受, 被他人尊重;
三是得到別人的讚賞;
四是在家裡有地位。
而體罰只會破壞孩子的這些心理需求。
Advertisiment
許蔚虹說, 父親經常打女兒, 會造成女兒缺乏自尊、自愛和自信, 在青春期容易出現早戀, 還會使女兒數學成績差;父親經常打兒子, 會造成兒子逆反心理, 不願服從社會規範, 或者退縮、幼稚, 缺少男子氣;母親經常打兒子, 會造成兒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沒有安全感等。 打孩子不僅不能解決問題, 還會造成新的心理問題。 當孩子對被懲罰的方式、輕重等考慮得越多, 就越不關心問題本身, 從問題本身吸取的教訓和經驗越少, 因為打罵只會使孩子不再在家長面前表現家長不喜歡的行為, 讓孩子學會逃避被打, 而沒有學會分辨是非善惡。
小編總結:對待孩子家庭教育的問題, 家長們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
Advertisiment
並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讓孩子健康成長。
(兼職編輯:林就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