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聽話,別總從孩子身上找問題

經常聽到有些家長談論自己的孩子不聽話, 羡慕別人家的孩子聽話。 也經常看到有些教育專家在報刊上撰文, 說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不會聽家長的話, 這是正常現象。 似乎孩子不聽話, 是無法逾越的一道坎, 是孩子成長中繞不開的話題。

我實在不敢苟同。 除了先天性的智力或聽力問題, 天下應該沒有不聽話的孩子, 只有說話不中聽的父母。 孩子不聽話, 絕大多數是因為父母說的話是狠話、氣話、怪話、廢話、空話、套話、囉嗦話, 有的是髒話、洩氣話、謊話, 甚至還有的是恐嚇、謾駡。 所以, 孩子不想聽、不願聽、不敢聽、不要聽。

Advertisiment

有些父母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聽話, 別人家的孩子優秀。 卻沒有想過, 別人家的孩子聽話, 是因為別人家孩子的父母比他們會說話。 沒有想過, 自己的孩子不聽話, 是由於自己不會說話。 我見過不少父母認為不聽話的孩子, 這些孩子不是不聽話, 而是只聽他們喜歡的人的話。 這些人可以是同齡孩子中的孩子王, 可以是家族中的可親者, 可以是敬重的老師, 也可以是信得過的同學。 但就不是自己的父母。

為什麼無論是聽話和不聽話的孩子都喜歡聽相聲、喜歡看小品?這個問題總是被父母們所忽略。 相聲、小品, 也是說話, 只不過是演員在說。 但為什麼能吸引孩子去聽?因為相聲和小品演員說話風趣幽默機智,

Advertisiment
不僅讓孩子發笑, 帶給孩子快樂, 還給孩子以知識的啟發。 為什麼有些老師講課學生愛聽?因為那些老師教給學生的不僅是新鮮的知識, 還有說話的技巧。 為什麼有些孩子只聽一個人的話?因為那個人是他心目中崇拜的人。 所以, 我沒見到過不聽話的孩子, 只是孩子聽誰的話卻是大有玄機。

凡是孩子不聽父母的話, 只能說明這些父母說話的水準並不讓人滿意。 回想一下, 反思一下, 自己的孩子從出生, 到上學, 到走上社會, 做父母的都是怎樣跟孩子說話的?說的是些什麼話?說話的內容、方式、表情、時機、語氣, 是不是都是孩子喜歡的?我自己就不是一個會說話的父親, 我對孩子說話, 從來就是訓戒式的、命令式的、強迫式的。

Advertisiment
有些話我就像嚼爛饅頭, 反反復複地說, 說得孩子厭煩;有些話我無根無據, 憑想像說;有些話我不懂裝懂, 胡說亂說, 反而讓孩子瞧不起;有些事情雞毛蒜皮, 可是我往往小題大做。 所以, 我總結自己, 對孩子說話, 往往信口開河, 許多話不經過腦子, 也從沒想過還要經過腦子。 想說什麼也是想到就說, 脫口而出。 思路不清, 邏輯混亂, 言不達意, 自以為是, 強詞奪理。 甚至說粗話, 髒話, 胡話。 這樣說話, 孩子們還會聽話嗎?也有些父母, 笨嘴拙舌, 怕跟孩子說話, 或者不跟孩子說話。 久而久之, 形同路人。 父母不說話, 如何叫孩子聽話?

父母這一輩子, 不知要跟孩子說多少話。 父母跟孩子說話的目的, 就是要孩子全聽進去, 並按照他們的話去做。

Advertisiment
可是, 做父母的想過沒有, 時代的進步, 知識的更新, 觀念的改變, 我們說的話, 都是對的嗎?有多少父母, 對孩子說話的時候, 能一語中的?用一句話, 能撥動孩子的心弦?用一句話, 能讓孩子感動?用一句話, 能溫暖孩子的心靈?也就是說, 有多少父母, 能把話說到孩子的心裡去?

許多父母以為, 孩子是自己生的, 說話還有這麼多講究嗎?父母是孩子天然的領導、老師, 孩子只有聽話的份。 這實在是錯了。 孩子與父母, 除了養育關係, 人格上, 政治權利上, 生命權利上都是平等的。 父母說話, 沒有理由居高臨下, 盛氣淩人。 即是父母, 也要以理服人。 有些父母, 自己知識貧乏, 行為不檢點, 做了壞樣子, 卻要求孩子要做好。 比如叫孩子做作業, 自己打麻將、看電視劇、上網聊天,

Advertisiment
孩子能安心嗎?能聽話嗎?自己忤逆父母, 卻要孩子孝順, 這可能嗎?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天下父母的成功, 不能保證孩子的將來也一定會成功。 天下孩子的成功, 也不能證明是父母教育的成功。 但天下孩子的失敗, 卻能證明是父母教育的失敗。 而父母教育的失敗, 一個顯著的表現就是說話沒水準, 孩子不聽話。

要讓孩子聽話, 做父母的必須要學會說話。 對孩子說話, 既要平等交流, 也要傾聽孩子的心聲。 跟孩子說事, 要簡明扼要, 不要說許多無關要緊的話。 跟孩子說理, 要思路清晰, 邏輯嚴謹, 不要顛三倒四, 不得要領。 跟孩子指出問題, 要心平氣和, 同時還要有根有據, 不可臆想猜測。 向孩子傳授知識, 首先自己要真懂, 不要似是而非,不懂裝懂。父母錯了,也要向孩子認錯,勇於承擔,誠懇道歉。給孩子制定目標,也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要讓孩子敢於接受,能夠接受,樂於接受。父母要像同學和朋友那樣跟孩子說話。同時,父母也要學會說幽默風趣的話。要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聽父母說話,感到聽父母說話是一種快樂的享受。

父母說話,要掌握必要的技巧。孩子都有自尊心、榮譽感。所以,父母說話,說什麼話,都要分場合、看時間、懂方式。不要傷了孩子的自尊,不要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說話還要有表情的配合,語氣、手勢、眼神的運用,都不可忽視,甚至兩人間說話的距離也要有講究。同樣一句話,時間、場合、語氣的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樣。

父母對孩子要說真話,更要懂得身教重於言教。所以,要做到不說謊話,不說假話,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不要耍小聰明欺瞞孩子,忽悠孩子。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父母必先做好榜樣。說一套,做一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父母,說話孩子是不會聽的。父母要多說正能量的話。多鼓勵,少洩氣。多讚揚,少批評。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能說出孩子的心裡話。

如果做父母的跟孩子說話,都能做到尊重、平等、幽默、風趣、謙和、簡潔、果決、準確、正確,哪有孩子不聽話的?孩子不聽話,別總從孩子身上找問題,做父母的,不妨照一照鏡子,自己說的話孩子是不是能聽、愛聽? 

不要似是而非,不懂裝懂。父母錯了,也要向孩子認錯,勇於承擔,誠懇道歉。給孩子制定目標,也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要讓孩子敢於接受,能夠接受,樂於接受。父母要像同學和朋友那樣跟孩子說話。同時,父母也要學會說幽默風趣的話。要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聽父母說話,感到聽父母說話是一種快樂的享受。

父母說話,要掌握必要的技巧。孩子都有自尊心、榮譽感。所以,父母說話,說什麼話,都要分場合、看時間、懂方式。不要傷了孩子的自尊,不要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說話還要有表情的配合,語氣、手勢、眼神的運用,都不可忽視,甚至兩人間說話的距離也要有講究。同樣一句話,時間、場合、語氣的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樣。

父母對孩子要說真話,更要懂得身教重於言教。所以,要做到不說謊話,不說假話,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不要耍小聰明欺瞞孩子,忽悠孩子。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父母必先做好榜樣。說一套,做一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父母,說話孩子是不會聽的。父母要多說正能量的話。多鼓勵,少洩氣。多讚揚,少批評。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能說出孩子的心裡話。

如果做父母的跟孩子說話,都能做到尊重、平等、幽默、風趣、謙和、簡潔、果決、準確、正確,哪有孩子不聽話的?孩子不聽話,別總從孩子身上找問題,做父母的,不妨照一照鏡子,自己說的話孩子是不是能聽、愛聽?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孩子不聽話,打了孩子,會有什麼影響嗎?

    你好,孩子調皮的時候,大人有時候會容易控制不住情緒,向小孩子發脾氣。這樣子是不太好的,請儘量調節自己的情緒,因為用激烈的方式對待孩子,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最好是能和孩子講道理,用正確的方法來引... [詳細答案]

  • 3回答

    孩子不聽話,情緒變化大,要怎麼教育?

    你好,孩子調皮的時候,大人有時候會容易控制不住情緒,向小孩子發脾氣。這樣子是不太好的,請儘量調節自己的情緒,因為用激烈的方式對待孩子,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最好是能和孩子講道理,用正確的方法來引... [詳細答案]

  • 1回答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亂摔東西啊?

    我們自己要分析原因,從自身找問題,在這個實例中,關注到孩子的感受時最重要的,要時刻體察自己的情緒,並關注孩子的真實需求。在孩子這一端,最需要的就是理解孩子“感覺-信念-行為”的內化機制,建立正確的分...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孩子不聽話,比較任性,還不能罵,怎麼辦?

    首先要注意和孩子多交流,剛開始的時候,可以適當的順從一些,等孩子可以接受的時候,慢慢地和他講道理,讓他明白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事不可以做的,只要孩子做對的事情,要多鼓勵和肯定,讓他有自信心,同時也有改...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孩子不聽話,該打不該打?

    現在二寶也要了,耐心就會又少一些,如果我讓她幹嗎她就幹嗎肯定不會打她啊,這丫頭現在就是你讓幹嗎不幹嗎,不讓幹嗎非幹嗎,唉,記吃不記打的小東西啊!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