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舒服,你屬於哪種類型的守護媽媽?總有一種讓你中槍~~

孩子生病, 媽媽們都會擔心憂慮, 擔心歸擔心, 不同的媽媽會採用不同的方式守護自己的孩子。 我們在門診工作中會遇到很多的媽媽, 我把其中幾個給我印象最深的寫下來, 從一個兒科醫生也是一個母親的角度來寫。

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媽媽也能夠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 如果自己的孩子生病了, 到底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

01糾結型

媽媽

有個兩歲多的孩子發燒, 媽媽坐在我面前的時候, 打開病歷, 讓我吃驚的是今天已經是她帶孩子第五次就診了, 前面四次的病歷內容相比, 一次比一次短,

Advertisiment
所以她對我的訴說也認為醫生越來越不負責了。 第一次就診是淩晨兩點, 現在已經是下午四點, 我抬頭看了一下這位媽媽, 非常的疲憊, 非常的著急, 孩子已經在她懷裡睡了, 臉蛋很紅, 顯然還在發熱, 衣服很厚。 。 。

我輕輕的問這位媽媽, “您發燒過嗎?”“有啊, 發燒, 全身疼, 我今天在醫院這麼長時間, 累死了, 我覺得我也要發燒了!”“那您生病的時候最想怎麼樣啊?”“當然想趕快好啊, 我知道, 前面的醫師都說了要休息, 可是孩子發燒不退啊!我回家怎麼辦?”“孩子的血象是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 回家讓她平躺的休息, 中間給點水喝, 衣服松解散熱, 如果體溫超過38.5℃。 。 。 ”。 “我試了啊, 孩子也不喝水, 你看她燒這麼高, 你們老是讓解開衣服, 可是奶奶說會冷的。

Advertisiment
。 。 ” “醫生, 孩子發燒, 你幫幫我吧, 到底該怎麼辦啊?可以打針嗎?”看到她的焦慮, 我告訴她“我的孩子發燒, 你知道我怎麼辦的嗎?我都沒怎麼管她, 老實說, 連藥都沒怎麼吃!”“你是醫生, 你懂啊, 我不是醫生, 我不懂啊!”

我只能為這位媽媽歎息, 為孩子歎息, 為什麼聽不進去醫生的話, 為什麼要這麼糾結。 。 。 看著她, 我也好糾結!怎樣才能讓她理解在醫院這樣嘈雜、細菌多的地方滯留穿梭對孩子的恢復真的沒有幫助啊!

2刺蝟型

媽媽

一個九歲的女孩子肚子痛來就診, 問了病史, 摸了肚子, 很顯然, 她已經三天沒有排便了, 我對孩子和媽媽說“先用一隻開塞露吧, 塞一下屁屁, 粑粑一拉就不痛了。 ”孩子不知為何立馬大哭, “我不要我不要!”“你這醫生怎麼回事,

Advertisiment
你就不能給我選個方便快捷不要孩子痛苦的方法嗎?”“這個開塞露就是比較快。 。 。 ”“走, 我們換個醫院看, 什麼態度!” 這位媽媽憤然的帶著孩子離開了。

My lord, 真不知道這位刺蝟媽媽從何判斷我的方法不夠方便快捷的, 僅僅因為孩子害怕嗎?換家醫院的時間不夠去個衛生間塞一支開塞露嗎?

3一問三不知型

媽媽

一位媽媽忙於工作, 帶孩子來看病, 很匆忙, 只知道孩子發燒了, 怎麼燒, 什麼時候開始的, 有其它症狀嗎, 吃的怎麼樣, 大便怎麼樣?這些問題她一概回答不了, 因為太急著來醫院, 所以什麼都沒有顧上問家裡帶孩子的老人。

只好給孩子查體, 檢查血常規等等, 之後交代了各種注意事項, 也在病歷上都寫了。

Advertisiment
半個小時後, 一個男人沖進診室, 問我孩子怎麼了, 莫名其妙, 哪個孩子啊!當糊塗媽媽接著沖進來的時候, 我就告訴他們是感冒, 已經交代了用藥和注意事項。 可是孩子爸爸說“我老婆說你什麼都沒有說, 她啥也不知道!”

吐血吐血吐血!!!

4諱疾忌醫型

媽媽

三個月的寶寶, 發熱咳嗽, 血象高。 考慮肺炎, 建議住院, 問到治療方法, “霧化、輸液”。 “什麼, 這麼小的孩子你就要輸液?不是說不讓隨便輸液的嗎?”“不輸液的話, 就口服抗生素觀察, 如果效果不好, 還是要輸液。 ”“什麼, 這麼小的孩子就要吃抗生素, 你這醫生是要害死這孩子嗎?不是說不讓亂用抗生素嗎?你怎麼能隨便給我們診斷肺炎?”

額滴神啊!您還是換家醫院看吧!

5保護型

媽媽

這是一位性☆禁☆早☆禁☆熟的女孩子,

Advertisiment
只有六歲就經歷了醫生對乳☆禁☆房的數次檢查, 她似懂非懂。 在她母親帶著她的病歷坐在我們面前的時候, 媽媽說不想讓孩子過多經歷這些, 希望孩子心理穩定所以沒有帶孩子來醫院。 是的, 我們很理解這位媽媽, 經過對孩子病歷的整體分析, 告訴她三個月後複查, 目前暫時不需要干預, 媽媽很開心。

普通情況下, 我們是要求孩子來看病的, 這種情況我們給了特許, 同樣的, 我們也不希望對孩子的心理增加負擔。 但是, 這位媽媽, 希望下次還是帶上孩子來吧!

6睿智型

媽媽

夜間急診最怕看的就是小小孩哭鬧, 因為他們很多不會說話或者說不清楚, 對醫院感到陌生和懼怕, 查體也不能很好配合, 夜間又沒有B超可以做, 主要是怕急腹症引起的哭鬧,這是一種外科急症,包括腸套疊等。所以往往我們會追問排便情況,如果排便不好的,通常會開一支開塞露用一下,也是可以幫助診斷的。

“先到一樓繳費,二樓取藥,然後屁股裡塞藥,塞藥的方法,如果出現什麼情況就怎麼樣。。。”,我會一邊說,一邊在病歷上寫,就是怕說不清或者記不住,即便這樣,仍然每天都有很多媽媽會問,“什麼,醫生,再說一遍!”

這次遇到的美女媽媽非常淡定的聽我說完後,一點頭,完整的重複了一遍我的話,然後出去辦了,我對著帶孩子的老人由衷的讚歎,能夠認真聽我說話並且條理這麼清楚的記下來,這是我遇到的唯一一位媽媽,真心希望更多的媽媽不要只是關注自己關注的問題,可以給醫生反映,但是要聽進去醫生的話,要抓住醫生說的重點,不然回頭還是孩子吃虧啊!

兒科醫生少、看病難,這個是現實問題,如何在這樣的困境下取得更好的就診經歷,其實更多的依賴孩子的家長。

1. 帶上孩子的病歷和最近的檢查結果(如果多的話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側邊粘貼),把家裡有的藥品名稱記在病歷的某個地方,把孩子的症狀記清楚,這些都非常有利於孩子就診。

2. 就診中,認真聽醫生交代的注意事項,信任醫生,和醫生做有意義的互動溝通,做一個真正的守護自己孩子的睿智天使媽媽吧!

主要是怕急腹症引起的哭鬧,這是一種外科急症,包括腸套疊等。所以往往我們會追問排便情況,如果排便不好的,通常會開一支開塞露用一下,也是可以幫助診斷的。

“先到一樓繳費,二樓取藥,然後屁股裡塞藥,塞藥的方法,如果出現什麼情況就怎麼樣。。。”,我會一邊說,一邊在病歷上寫,就是怕說不清或者記不住,即便這樣,仍然每天都有很多媽媽會問,“什麼,醫生,再說一遍!”

這次遇到的美女媽媽非常淡定的聽我說完後,一點頭,完整的重複了一遍我的話,然後出去辦了,我對著帶孩子的老人由衷的讚歎,能夠認真聽我說話並且條理這麼清楚的記下來,這是我遇到的唯一一位媽媽,真心希望更多的媽媽不要只是關注自己關注的問題,可以給醫生反映,但是要聽進去醫生的話,要抓住醫生說的重點,不然回頭還是孩子吃虧啊!

兒科醫生少、看病難,這個是現實問題,如何在這樣的困境下取得更好的就診經歷,其實更多的依賴孩子的家長。

1. 帶上孩子的病歷和最近的檢查結果(如果多的話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側邊粘貼),把家裡有的藥品名稱記在病歷的某個地方,把孩子的症狀記清楚,這些都非常有利於孩子就診。

2. 就診中,認真聽醫生交代的注意事項,信任醫生,和醫生做有意義的互動溝通,做一個真正的守護自己孩子的睿智天使媽媽吧!

相關用戶問答